闻承廉摇摇头:“官场上互相帮忙,也是互为倚仗,以后那家遭了难,黄家也是要出力的。你不一样,你和他们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却能在关键时刻帮上一把,更显得难能可贵。”
“您这么一说,我都想去黄家大门口坐着要好处了。”
“别光说,你倒是去。”闻其廉眼里带笑:“我也看看他现在能拿出什么来给你。”
“……”乔雅南轻咳一声,大意了,黄家现在还指着她给的那买卖撑着呢,能拿出什么好东西。
乔雅南立刻转移话题:“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帮个忙。”
“猜着了,无事你哪会登我家的门,说说看我老头子能帮你什么。”闻承廉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看向在包里掏东西的人。
一个纳征之礼都让太后去给她撑腰了,这是多大的靠山,这么聪明一个人怎会不懂。可她却好像真的不懂,以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不但她没提过,乔家去了府城的人回来也是半句不提,就好像完全没这回事,更不用说借势做点什么,这心性,哪是这个年纪的姑娘该有的。
“您看看这个。”乔雅南起身将全县道路整改规划书放到书桌上,重又坐回去等着。
闻承廉有些好奇,这丫头总能让他有些意外之喜。
可没想到,今天是惊大于喜。
“沈大人也同意?”
乔雅南笑着点头:“这么大的事岂是我能做主的,我们商讨了数日才有了这份详细的规划书。”
规划书……
闻承廉咀嚼着这个词,再仔细把这份规划书看了一遍。
第646章 化缘去了
“我一直看不明白。”
正琢磨着怎么把话说得漂亮的乔雅南回神,有求于人她把姿态放得很低:“什么不明白?”
闻承廉把纸放下,看着好似很是恭顺的人:“沈大人做什么我都不会觉得奇怪,许多才入官场的新人都和他一样,满腔抱负,满腹热情,想造一片人间乐土,被现实搓磨过后他们才成了后来的模样。可是你呢?若说是为了嫁进沈家后更得看重,可你做这些事时根本不知沈家背景。不为名,不为权,不为利,你为的是什么?”
乔雅南实话实说:“为自己能过得好一些。”
“哦?”
乔雅南想了想,打了个好懂的比方:“您满腹诗书,计谋策略无一不通,可因为一些原因,您去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那里的人不识字,不识数,每一个脚印都踩在前人走过的地方,半步不敢走偏,每天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您有精米细面不敢拿出来吃,有锦衣华锻不敢拿出来穿,有钱不敢拿出来用。此种情况下,您是愿意去改变他们,就要被他们改变?”
乔雅南笑问:“您如何选?”
闻承廉代入自己想了想,笑了。是啊,若不去改变,被改变的就是她。再往深里想一层,让一个读书人放下笔,和那些大字不识的人过一样的生活,那实在太过痛苦。有的人收拾收拾就走了,乔雅南选择留下,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奔着精米细面、锦衣华缎努力。
低头看着这份策划书,他道:“很美好的愿景。若真能如策划书中所言这般,对常信县所有百姓都将大有好处。”
乔雅南点点头,在京城曾经混得风声水起之人该有这个眼界,不过后面恐怕得跟个但是。
“但是,太过理想化了。”闻承廉身体往后靠:“没猜错的话,你当是来向我化缘的,不止我,常信县这几家你都会登门。”
“您一猜就准。”
“看策划书上所说,你们不止是修路这么简单,还为了缩短路程开山挖路甚至铺桥。”闻承廉问她:“你们可算过,要做成这么大一件事需得多少钱?多少人?即便明年的春夫役沈大人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