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棉道:“那你便该娶了她。”
李志常道:“木姑娘,对不住你了,贫道不会娶你。”
木婉清道:“为什么,难道你有心上人了?”
李志常幽幽道:“没有,我一心求道,我们是不同的。”李志常其实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对木婉清有一缕情丝,但是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所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又何必强自在一起。
木婉清道:“你走吧,我不想再见你了。”
李志常默然无言,转身离去。他一个背影,消失在远处,颇有几分萧索孤寂,又和这天地格格不入。
这边阮星竹带着阿紫出来,她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哭过,但是脸上带着止不住的喜色。旁边阿紫却笑嘻嘻地,洋洋然若无其事。
段正淳道:“星竹你是怎么了?”
阮星竹道:“段郎你瞧这个金锁片。”手里拿着一块黄金锁片。
段正淳向这块金锁片看了几眼,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瞧着阿紫,摸不定道:“难道她是?”
阮星竹喜不自禁道:“她自然是我们的女儿,阿紫。”
然后又神情低落道:“就是不知道阿朱现在又在哪里了?”她当年未婚生子,她家又是武林望族,绝对不允许这丑闻发生,因此阮星竹虽然不舍还是把一对女儿送走。
段正淳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找回了女儿,惊得是两个女儿都是李志常给他找回来的。他虽然不像其兄段正明一样崇信佛道,也不禁想到:难道那冥冥中真的自有天意。
只不过此刻两个女儿都回来了,但她们母亲却是不同,关键是她们四个人都同时在场,一时间段正淳千头万绪,忽然好生羡慕李志常那份洒脱。
阿紫可没他们那么多心思,开口问道:“李志常哪去了?”
第四十五章 我是来杀你的
李志常洒然而来,洒然而去,他的心境已然到了世间万事万物不留痕迹的境界,儿女情长他能感受,却不能动摇他的内心。
离开小镜湖,他便准备回居处,静等明年擂鼓山之事,取了无崖子一身内力。一夜赶路后,走过前面的山头,他看到一处短亭。
便准备在那里休息休息,他漫看天外云卷云舒,静听风起风落,心中十分宁定。这时候短亭里面又走进一个人,那人道:“这位公子,在下可否在这里打搅一会。”来人声音甚是谦和有礼,叫人心中不自禁会生出亲切之感。
李志常睁开眼睛见到一个穿黄色僧袍的僧人,年纪五十岁不到,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他见这僧人深有气度,却没有丝毫露出有武功的样子。同时李志常察觉到远处有数人担着行礼,想必是这僧人的随从,心想这又是天下间哪一处宝刹的高僧出游,气派不小。
他轻声道:“这亭立在天地之间,更不是无主之物,大师要来就来,又何必问我。”
僧人微笑道:“小僧见公子正在闭目冥坐,悠然之态,超凡脱俗,怕坐在一旁打搅了你。”
李志常听者僧人语出不凡,大感兴趣,悠悠道:“虽然风动,不曾心动。”
僧人博学非凡知道李志常这是化用禅宗一处有名的典故,那是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来到广州法性寺弘法,法性寺的主持方丈引宗法师正在讲经,风吹幡动,于是他问:“是风动还是幡动?”弟子中有说风动,也有说幡动的。慧能上前,合掌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李志常此语“不曾心动”,却是指自己已然达到禅宗寂灭之境,心不动,万物皆空。
僧人合掌道:“公子心未动,可小僧心中已然有了尘埃,如之奈何?”
僧人所说又是六祖慧能的一处典故,那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