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常悠悠道:“你居然在我神照经的气势笼罩下,还能保持如此强大的斗志,这更让我不忍杀你,你还有什么未了之事,说出来,我替你办到。对于你这么一个可敬的对手,在你死后吗,我总得为你做点什么。”

寇仲和徐子陵对望一眼,暗想到:原来除了气势的比拼外,言辞的交锋也不比真刀实枪的过招,更加容易。跋锋寒和李志常针锋相对,尽皆展现了两人对自身的强大自信。李志常居高而下,携着击败师妃暄以及众多白道高手在他手上难过一招的传奇经历,依旧没能将跋锋寒迫入下风。

可想而知跋锋寒是有多么旺盛的斗志,以及永不妥协的精神,以往寇仲和徐子陵还未曾佩服跋锋寒,如今却对他刮目相看。

第九章 无情剑

跋锋寒昂然挺立在楼下,整个人的身体,似乎充沛在天地之间。双目精光爆闪,显示出炽烈的战意。他虽然心中战意无限,却没有动,他已经深刻能够把握到动中藏静、静中藏动的微妙。

李志常如梦似幻,踏着奇异的步伐,从楼梯上走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他要下楼,所有人都清楚他要来到跋锋寒面前,静若止水的面容,已经如一股幽潭般深不可测的眸子,仿佛对世上一切都十分淡漠。仿佛下一刻他不是将要和人决战,而是随意漫步。

剑,漆黑如墨的长剑,剑柄从李志常的左肩露出来,大厅之中充满无限的杀机,仿佛空气也发生了凝滞。李志常带着无限叹惋的语调,悠悠道:“你本可以跻身于天下宗师之列,可不辛却遇上了我,我可不是毕玄,会因为对手难得,而对你手下留情。”

跋锋寒沉默不语,斩玄剑陡然出鞘,话已说尽,不必再说,况且李志常确实武功要高过他。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狭路相逢勇者胜。若非李志常已然在江湖中建立起了一定的权威,令跋锋寒心动,他也不会在傅君瑜被李志常打回高丽之后,亲自来找李志常。

他是天生的斗战圣者,这五日里的观察中,无论行卧,李志常都给他一种无可挑剔的感觉。李志常虽没有毕玄那么霸绝天下,功力也逊色许多,但是那股气度,跋锋寒相信他终有一天能成为比毕玄更加强大的存在。

和这样的高手交手一旦获胜,必然给他和毕玄将来交手埋下深厚的积累。在通往武学巅峰的道路上,他不会输给任何人,正因为在见到李志常的刹那,他深刻感悟到若是最近他不出手,将来更加不敢出手,这会让他的一往无前的锋锐气势出现打击。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这一剑的寒烈,足以让任何一位武学高手动容。李志常见到跋锋寒这决绝又充满杀机的一剑,除了赞叹,还有欣赏。但这些情绪都丝毫不影响李志常拔剑。他的右手,握住了剑柄,秋水般的剑身慢慢显露在空气中,好似明月一般的剑光,在大厅中洋洋洒洒,更衬托得剑主人本身的不可测度。

寇仲和徐子陵已经推开了二十步,单婉晶也远远在另外的角落。这一场战斗并非当时最绝顶的高手交手,但是惊心动魄处,绝不会比任何一场战斗逊色太多。无常剑的剑尖挑出一个又一个的圆圈,空气中充满一个又一个浑圆的剑气,自成一体,生生不息。

面对这些圆圈,跋锋寒竟然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是道家浑圆无漏的气机表现,用另一个说法,就是李志常修成了金丹。此金丹非实丹,而是一种心境。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名虽分三,其实一物。儒修之则为圣,释修之则为佛,道修之则为仙。

剑气无坚不摧,可有自有圆满,跋锋寒若要击败李志常,首先就得破掉这些剑气。可是等他破掉这些剑气之后,自身必然精力衰竭。到时候李志常便可一剑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