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十分沉重。一剑刺向崖壁,威力果然刚猛绝伦不可阻挡。瞧着这千古陈岩被刺出剑洞,李志常想到如此使剑天下何人可挡。他到了如今这境界,再根据独孤求败所留剑意,不到半日就掌握明白重剑“收发由心、轻重随意”的妙旨。
李志常在谷中住了一月,观看独孤求败在剑冢留下的剑意,已经领略道“重剑无锋、木剑无俦”的剑道精义,可惜他一身根基早就塑成,虽然一法通万法通,终归没有剑客那一往无回的气概,比之独孤求败仍旧不如。好在他久未进步的内息却是因为这股剑意冲破了窒碍,这也是厚积薄发的缘故。他如今奇经八脉已经尽数练通,只要冲破生死玄关就可以将一身内力龙虎交汇,从此生生不息。只是这一步却是修道练气之士一生最艰难、最凶险的关卡,一旦踏出,生死成败,悬于一线。李志常到了这境界却是隐隐约约猜想到王重阳当年也许就是因为没踏出这一步,功败垂成,才早亡。与他之前猜想王重阳是因为情伤早逝有了分别。
这时候神雕飞了回来,却是今天的猎物已经足够。李志常感神雕高义,便试着将形意十二形中关于禽类的功夫交给它,这是他根据神雕体型修改的版本,神雕练后居然气血更加旺盛,才开始李志常力气纵然不如神雕,也不会差的太远,但是神雕练了内家拳后,居然进步神速,体型比之先前略微缩小,但是筋肉更加精悍,之前脱落的羽毛也再度涨了起来。近几日已经能够飞行。李志常看它样子突然想起,神雕有点像迦楼罗鸟,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金翅大鹏雕。李志常博学多闻,想到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金翅大鹏雕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也就是印度大蛇为食。这不跟神雕抓蛇为食别无二致,看来神雕果然是前古异种,怪不得灵性这么高。
李志常在山谷峭壁上也时不时发现独孤求败留下的剑痕,当真是剑气纵横不可一世,恨不得与独孤求败生逢一世,打个痛快。如此李志常又呆足了一月,这日终是独孤求败遗留都已贯通,李志常尘心一动,便想重履人世。他向神雕告别,神雕和他十分投缘,在他出洞后神雕颇有点恋恋不舍。
他每行一步,神雕总是啼鸣一声相答,到最后相隔十数丈外,亦复如是。最后神雕振翅而起,飞在他身后。李志常回身抱住它道:“好雕兄那我们就一起出去吧。”
神雕点了点脑袋,弯下身子示意他坐上去。李志昌哈哈一笑道:“好雕兄,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神雕振翅而起,呼呼风声大作,转眼间就飞到山谷上空,化作长空一点。
第四十二章 又遇故人
李志常和神雕飞出山谷不一个时辰就远远看到了襄阳城,李志常念神雕辛苦,便在距城池数里远的地方停下来。神雕出现在城中确实太招摇,所以他复又让神雕盘旋在上空。走进城门里许之处,那城门大开,陆陆续续出来一队宋军,宋军的旗帜上大书“恭送蒙古钦使四王爷北返”。原来这两个月间蒙古人已经攻破中都城,南宋上下对差点灭了金国的蒙古自然大为畏惧,所以自然对蒙古钦使百般讨好。
李志常一看这阵仗就猜了十之八九,心中大为鄙夷,这朝廷也忒没骨气。有宋一朝割地赔款、俯首称臣等丧权辱国之事比之之后的我大清也好不了多少。李志常想到既然是蒙古四王爷,那必然是拖雷了,这人是蒙古少有的人杰,与其兄长窝阔台先后为蒙古的中央集权做出巨大努力,李志常一念及此,这人留不得,不如上前去给他一剑,以绝后患。
他本来一步上前准备动手,这时候有人比他还快。那人穿的是南宋的宦官服,但李志常认得他身形,这分明是他在金国皇宫里的老太监。李志常的脚步又缓了缓,老太监速度之快当世几乎难以找出第二个来,李志常心道:这下拖雷必死无疑,省了我一番手脚。老太监为何流落到南宋他不难想象,蒙古人攻破中都皇室首当其冲,自然老太监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