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组成金刚伏魔大阵,他们心意相通毫无破绽,即使有独孤九剑的法理傍身李志常也窥不到这处阵法的弱点。他不由感叹达摩的境界果然不凡,金刚伏魔阵虽非达摩所创,但仍旧在达摩东传的武学道理范畴之内,三名老僧将少林武功练到了登峰造极,自行参透了这门大阵,居然能凭借这处大阵和李志常相互抗衡。

李志常不由想到张三丰创出的太极功,武学道理丝毫不在达摩东传的少林武功之下,而且是另外一个体系,摆脱了少林武学的桎梏,这又是何等的了不起。

宋远桥等人初时还跟得上李志常和少林三位老僧的出招速度,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后面只看见一道白影在大阵里面瞻之在前、忽之在后,至于三条黑索,便是三条黑龙,在广场之中吞云吐雾,翻江倒海,他们四人翻翻滚滚也不知道斗了几百招,只见广场的青石板寸寸碎裂,无一处完好所在。

宋远桥感激李志常之前留情,又对武当多有照顾,便向张三丰问道:“师父,李教主和少林三位高僧,不知道如今谁占了优势。”

张无忌神情低落说道:“似乎李大哥落入了下风。”

张三丰抚须微笑道:“无忌所言不差,不过落入下风可不代表李教主会输,胜负还很难见分晓。”

宋远桥道:“师父这是什么意思?”

张三丰道:“嘿嘿,金刚伏魔,高明之至,岂不知李教主“本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张无忌豁然有所悟,说道:“太师父说的是,李大哥剑法之前看似飘逸灵动,可是我总觉得似乎被什么束缚着,不得解脱,他这一套剑法,反复使用,每一次变化都不同,现在看似处于下风,可是出招越来越活泼灵动,意趣盎然,仿佛一阳初生,生机勃发,一抬手,一出剑,便奥妙无穷。”

“银河九天”虽然是李志常自己一生所学的精粹,却是由于他自身经历,里面红尘气息太重,最后一招便十分凶历,虽然威力无穷,可是每使用一次,心中魔性便重一分。

而三名少林老僧的“金刚伏魔圈”本是以无上佛法降服一切外道的精妙大法。李志常也是知道这番关键,故而用出银河九天的剑招,于这生死之中洗练剑法。

他这番想法异想天开,若是稍有不慎,便得陷在这“金刚伏魔圈”里面,只是李志常心性非凡,任由银河九天施展,让心灵魔头滋长,几百招下来,金刚伏魔看似占了上风,不过是在替李志常消除心中魔性,让李志常的精神层次更加洗练。

李志常这番作为是无意而有意,为他以后证得大道打下坚实基础,不过这对于他能否迈入炼神的境界帮助不大。银河九天被洗练去魔性后威力也未必会更强,但是会变得更加纯粹。

李志常魔消道长,精神愈发的旺盛而少林三名老僧面色愈发的悲苦,但见无常剑,变幻无端,妙招接连递出,好似黄河决提,豁然间遍及三僧身遭,剑招的威力也越来越大。

三位老僧的“金刚伏魔圈”脱胎于“金刚经”,其中要旨便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三人还到不了无我无相的至高境界,人我之间还不见分晓,心中成败在心。见得李志常反击的势头越来越大,心下杂念纷呈,染了世间相,鞭法便着了痕迹,出招逐渐变得有迹可循。

第四十九章 天火同人

岂不知他们鞭法一旦有迹可循,金刚伏魔圈便不再流转如意,生生不息。堪不破我相人相,这金刚伏魔也无从谈起,再也不是无坚不摧,无所不至。虽然三渡手上黑索,仍旧似蛟龙入海,随意变化,妙招层出不穷,可是却有了人气,人道有常,天道无常。

金刚伏魔圈由天道至人道,李志常独孤九剑的无上剑理便有了发挥的余地,三人毫无破绽的金刚伏魔圈在李志常眼中便有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