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如今她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有些妇人看她肚子尖尖的,说是怀的儿子,是以这些日子崔世柔做的小儿衣物,全是哥儿穿的。

偷得浮生半日闲,崔世君耳边听着家人叙说闲话,全身心都是暖洋洋的,徐氏对她说起赵姥姥到陈家去送日子的情景,她道:“陈家拿着安哥儿和陈姑娘的八字去合,再般配不过了。咱们选的日子,他家也愿意。”

陈家是知书达理的人家,自打安哥儿考上秀才,徐氏扶成正室,陈家越发没有挑捡的地方了,合完八字,往下就该准备聘礼,崔世君说道:“咱们家就剩安哥儿一个孩子了,聘礼就按照先前的旧例多加两分。”

这是给崔世安长脸的事情,即便徐氏心里愿意,只是当着崔老姑姑和崔世柔的面前,她难免有些不安,说道:“这不合规矩呀。”

崔老姑姑慢悠悠的说道:“安哥儿最小,家里就他一个哥儿,你听君儿的安排。”

有了崔老姑姑这句话,徐氏不再多言。那崔世君想起崔老姑姑的寿辰快到了,于是问道:“不日就是老姑姑的寿辰了,你老人家有甚么想吃的想玩儿的,尽可告诉我,我一定想法子给你找来。”

崔老姑姑慈爱的望着崔世君,她放下装着佛豆儿的簸箕,笑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既是如此,我就提了!”

“第一件,你母亲的忌日快到了,你寻空到清华观里给她做一场法事,第二件,务必给我请一班小戏,得是京里最好的班子!”

崔世君低头一笑,今年是她母亲林氏仙逝十五周年,她原本有意要给母亲做法事,哪知和崔老姑姑的寿辰撞上了,崔世君想着过寿毕竟是老姑姑的喜事,于是暂且息了给她母亲做法事的心思,只待忌日到了,给母亲烧一柱香聊表心意便罢了,不想崔老姑姑竟一直记着她母亲的忌日。

“我一个老婆子,一只脚已跨进棺材里了,哪里会怕这些忌讳,上回你母亲十周年忌日就悄没声息的过了,今年索性给她好好办一场,也好叫她在地底下保佑咱们崔家平安顺遂。”崔老姑姑说道。

想起母亲,崔世柔眼圈儿微红,她放下手里的针线,说道:“日子过得真快,这一晃,十五年就过去了。”

一时,几人静默不语,崔世君见她们神情唏嘘,为免老姑姑徒增伤感,她道:“既然老姑姑这般说了,那就定在三日后在清华观里做法事。”

徐氏收起满脸的哀伤,她道:“这日子定得太赶了,做法事要用的东西一样儿也没有准备,还得打发人知会亲戚们,是不是往后再推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