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出嫁,自然是得从下巧村出,可男方家离得远,又在北边儿的州城,须得走山路。

村长爱惜女儿,给置办的嫁妆丰厚,这一路山路走过去,万一要是遇见什么匪人,那算是全玩完儿了。

折了银钱还是好的,就怕人出了什么岔子。

因此,才有人出了个主意,说请些子有力气有身手的年轻汉子给护送过去,既是保安全,也显得娘家这边重视。

这不,头一个就想到梁川了。

梁川体格啥样,多有力气,大家都是知道的,还是这两村唯一一个猎户,北边那片儿的山上那么多狼群,他成天来来回回的,也没见伤了,可见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钱大娘说完了,就看着梁川,看他咋说。

梁川没立刻答话,而是沉吟了一会儿。

“这咋还用得着想呢?”钱大娘道,“我跟你说川哥儿,你光是去这一趟,邓家就给七八两银子,这还不包括男的那边到时候给包的礼钱,一路上的吃食也不用你操心,到了地儿更是管饭,这还有什么不好?”

“不是银钱的事儿,大娘。”梁川说着,看了眼陈小幺,“如今我爹娘都不在,一走这么多天,留小幺独个在家,我不放心。”

“这有啥不放心的,你就去个三俩天,左右又都是乡里乡亲的……”话到嘴边停下来了。

钱大娘显然也是想起前些天的事儿了。

“这活儿我能接。”梁川又说,“但我要去,就得带着小幺一块儿去。”

“这哪能行?!”钱大娘急了,“去的都是高壮汉子,你家小幺跟着,岂不是……”

她眼神在陈小幺身上转了一圈,把“累赘”俩字咽了回去。

陈小幺眨眨眼,看看梁川,含着筷子没说话。

“罢了罢了。”钱大娘见梁川神色坚决,摆摆手,道:“我去给邓家说道说道,看人家咋说吧,要是能成,我隔天儿再来给你带话。”

说完也没多留就走了。

送走了人,梁川坐回四方桌旁,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今个儿的菜是小白菜豆腐汤,一盆蒸的软软的大馒头,混一碟子酱菜。

没做肉。

倒不是没有,而是陈小幺自发了病那日起,就一直没什么胃口,闻到荤腥味儿就不太舒服。

这两日倒是稍好了些,但胃口仍是不大。

梁川咬了两大口馒头,觉出陈小幺的目光黏着他不放,抬起头,咽下东西,“怎么了?”

陈小幺看着他,过了好半天,才小声道,“其实小幺……小幺可以自个儿在家的。”

他也听出来了,有个赚钱的活计找上了门,梁川担心他一个人在家,所以没一口答应。

“八两银子呢……”陈小幺有些可惜,像是担心梁川不晓得八两有多少似的,手指头弯了弯,看着是在比糖兔子的模样,“可以买一、二、三……好多个糖人儿了。”

他不识字,也没学过算数,算了半天,没算清楚,到底等于几个糖兔子。

过了会儿,陈小幺又想起来了,拉拉梁川的袖子,道:“八两银子,都能再娶小半个小幺回家了。”

梁川娶他过门,彩礼钱是十八两。八两,那可不就是能再娶小半个陈小幺嘛。

陈小幺觉得自己算的非常对,很有几分高兴,一张小脸得意洋洋的。

梁川看着他半天,眉梢一挑,竟然笑了。

陈小幺望着他脸上的笑,呆住了。

梁川这样一个人,一年到头脸上都见不到什么笑意,成亲那几日,算是他最和气的一阵子了。

这两天,为着先前在府城里发生的事儿,他情绪不高,冷着一张脸的时候,还挺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