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之事的余韵很长,许多人到次日都还在兴奋,尤其是在见到一个眼生的瘦弱书生在许家门前下马车后,大家都无心做事了,全往这边瞧。
乔雅南得着消息赶紧带着修成一道过来:“程先生,有失远迎,怠慢了。”
程礼忙行礼:“承蒙姑娘援手,在下终于得以离家。”
“以后就是自已人了,程先生只管自在些。”乔雅南不和他客气来客气去,先引着他进屋转了一圈,最后留在家具满当的屋子门口:“先生以后就歇在这里,想到的都备上了,要是有疏漏先生一定要说。”
柜子半开,书桌上摆着笔墨纸张,床上连被褥都铺好了,光线明亮,比他在家住的屋子已不知好了多少。
他笑容真切:“很好了,已经很好了。”
第四百一十章 何七离开
堂屋两边垒着不少小书案,都是良叔爷做好送来的,为着这些他这段时间做竹筒的时间都少了,好在第一批徒弟已经出师,量在稳定增加,他才能分出心来。
周嬷嬷从来都是把姑娘的排场摆得足足的,端着一个托盘晚来一步,正好赶上他们坐下准备详谈。
她分了茶,不声不响的站到姑娘身后。
“村里的情况和他处有些不同,有些事我得先和先生说清楚。”
程礼坐正了:“姑娘请说。”
“先生首先要适应的是:村学不止有小子,还有姑娘。”
程礼一愣:“姑娘进学倒也不是没有过,只是大都是请西席在家,或是族学之中,和小子一起,怕是于名声有碍。”
“就在村子里,就在我们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若还会出现名声有碍之事,那不是他们的问题,是我们大人的问题。我不能因为这不一定会发生的事而退却,也请程先生不要对姑娘家进学一事抱有偏见,我并不是想改变什么,只是想让她们识得几个字,不要连自已的名字都不会写。”
“在下既是乔姑娘请回来的先生,自不会在这事上行和姑娘意志相悖之事,这点请姑娘放心。”
程礼不是尖锐的性子,说话也温文,他此时毫不犹豫的态度让乔雅南放心不少。之所以在请人的时候不说,而是等把人弄到村里来之后再交待,她未尝没有先把生米煮熟了再说的心思,能得他这个表态自然再好不过。
喝了口茶,乔雅南又道:“每个先生都有自已的授学方式,这个我不干涉,只是来村学的孩子年龄相差大,小的五六岁,大的可能有二十出头,先生看着怕是也头疼,所以我先把我的打算说一说。”
程礼伸手相请。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他们只需认得并会写常用的字,再学会简单的数术即可,不要求他们学得多高深。这些人中若先生觉得哪个聪慧有天分想多教一些,由先生说了算。先生觉得此一点为难吗?”
“不为难。知晓姑娘的打算,在下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给出姑娘想要的结果。”程礼笑:“听姑娘这么一说我心里有底了许多。”
乔雅南对他这个好态度感慨不已:“我越来越庆幸请程先生来做先生了,换个人说不定就得和我拧着来。”
“也只有乔姑娘才会请我。”
“所以我们往一处使劲就是,万事好商量,程先生有什么事只管敞开来说,猜来猜去很容易就猜错了。”
程礼笑着应下,他没有接触过这般敞亮的人,如今正在适应,感觉非常非常好。
乔雅南继续之前的话题:“村里有几个孩子之前就在私塾上过学了,认得一些字,也学了些文章,这几个人先生不妨考量一番,看看是不是单独授学。”
“已经启蒙了就不能再和未启蒙的一起学,耽误了他们。”
乔雅南立刻道:“村学开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