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散培笑着仰头看向色彩艳丽的屋顶,这宅子是前朝某个大官的府邸,处处雕栏玉砌,结果还没住上几日江山就易了主,倒是便宜了他。
“‘民贵君轻’的贵,‘民为贵,社稷次之’的贵,和尚啊,你这话算是应验了,这般看来他的路也定了,他的贵,在民。”
了因坐回来,捻着念珠道:“和尚批命就一个‘心里有感’,那种感觉就和佛祖借我之口道出一般,玄之又玄,但没错过。”
沈散培突然就笑出声来:“没想到我也有被问住的时候,不愧是我沈散培的儿子。”
“不止是你,在今日之前我也从不曾想过这个问题。出家人慈悲为怀,可是这些年我好像也不曾做过对百姓慈悲的事。狐狸,我们眼里没百姓.”
了因低头看着念珠:“最开始就是因为看到百姓的日子难以为继,才决定走出寺里去做怒目金刚,可打来一个天下后,我却忘了最开始是为什么了。”
老兄弟俩都沉默下来,路上岔路太多,当走得远了回头再看,已经看不清来时路。
沈怀信心情颇好的回到自已的逐云居,他本不打算把自已最近才悟到的事说出来,可既然都开始斗法了,他自然得给父亲找些事做,免得他总盯着自已。
他了解父亲,他所做的事一定是于国有利,但他在这个位置上,确实已经很难再考虑到民了,可最开始,他就是看到了百姓的苦才去造反。
而今皇上想在民生上有所作为,他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没人听,做什么都难,可父亲不是,若父亲能花一些心思在这些事上,皇上定能听得进去,结果必然利国利民。
一箭几雕,甚好。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切向好
桂花里下了一夜的雨。
乔雅南反应快,立刻让修成找了几个小伙伴挨家挨户的去通知,必须穿上木屐来作坊。这地儿都是泥巴路,一人一脚泥巴的往屋里带,这屋里就脏得不能用了。
院子里棚搭了起来,屋子也建好了,雕竹筒的老人被请进了屋,新来的三个学徒沾了师傅的光也跟着进屋练习。
天天重复同一个花样,三位师傅闭着眼睛都能雕出来,动作流畅飞快,尤其是知晓这些按个算钱后更是没人偷懒。
男子组现在谁也不闲,竹子得在下雪前多囤一些,拖回来了得弄成一截一截的泡上一泡,再给师傅们去雕花样。铺子开张十天,哪天都是天不亮就由乔昌盛赶着马车去县里送货,赶在城门开的那一刻进城送到铺子里。
每天都在增长的量让作坊所有人干劲十足,累是累了点,可知道这钱以后他们都多拿一份就开心,从没有这么有奔头过!
只是有些事,只靠着干劲也做不到。
“卖的量和做的量持平了,没有一点多的。”一段时间历练下来卫兰婶子说话利索多了,想问题也主动了许多:“同村的量倒还好,每天差不多稳定在两百斤左右,铺子那量不得了,每天这么个涨法,我们都要供不上了。”
乔雅南料到了这买卖好做,可没想到这么好卖,第一天各家冲着怀信的面子来买了,再加上好奇尝尝味的,那天也就售出一百斤不到,毕竟大户人家也就有数的那些。
后面本以为会有个回落,渐渐的才能靠口碑上涨,没想到根本就没给回落的机会,第二天照样送一百斤过去,午时松叔就让铺子里的小子租马车回来要货了,赶紧又送了一百斤过去。
到今天第十天,早上送了五百二十斤过去,再这么增涨下去,不止是货供不上,马车也不够用了。
也不是没考虑过别的方式,比如直接在铺子里做,要多少做多少,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想了想她就放弃了,作坊才做起来不久,人心凝结得还远远不够,这时候不能让铺子独立出去。而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