呗。”
许厂长听了老伴的话,轻扯了一下嘴角,只摇头叹道:“先吃饭吧,吃了饭咱们一起研究一下你那个方案。”
戴誉之前就在厂长家吃过一次饭,这会儿也没客气,轻车熟路地帮着袁老师摆好碗筷,问过要不要等家里其他人,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就埋头大快朵颐。
许厂长看他一副不知愁的样,便有些上火,心里想着那个联合办学的事,忍不住在饭桌上开口道:“这位秘书长恐怕早就盘算着找个试点了,结果你自己送上了门。”
省领导看问题的出发点肯定是要立足全省的,如果八厂联合办学的试点成功,之后肯定要将成功经验全省推广。
戴誉点头:“当个试点也没什么吧,我们城西这一片除了机械厂有自己的技校,在没有第二家了。要是能就近办起一间学校,对于咱们厂的职工也是一件好事。”
对于建厂建校之类的事,许厂长比他明白:“这件事不是几家工厂单独能办得起来的,还需要经过区里。由区里出面统一筹划,才不至于阻力太大。”
戴誉一拍掌,笑道:“那正好啊。您去面见秘书长的时候,干脆就建议他,让区里在咱们这几个工厂之间开办一所技校。启动资金由区里出,学员进修的学费由各厂出,按人数收费,也可以避免在出资比例上扯皮了。”
“区里出资办学和工厂联合出资办学的性质可是不一样的。谁出钱话语权就在谁手里,教师人数、开设科目、办学规定这些都由出资人说了算。”
饭后,戴誉在客厅里与许厂长就联合办学的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直到许家两个儿子和媳妇陆续回来了,他才告辞离开。
戴誉走后,见老伴一直蹙着眉沉思,袁老师忍不住劝道:“你也别怪小戴了,年轻人经的事少,一时没考虑周全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我觉得能让你去省委领导面前露露脸还挺不错的,他这也是阴差阳错办了件好事。”
许厂长摇头轻叹:“你啊,还是专心当好小学老师吧,太复杂的事别想了。”
“嘿!你这是什么意思,看不起人呐?”袁老师不乐意了。
许厂长看她瞪着眼睛不服气,忍不住叹道:“我这次是欠了那小子人情了……”
袁老师放下手里的毛线,凑过去问:“啥意思?”
“你看他刚才在饭桌上说得头头是道的,哪像是没有腹稿的样子!”
“那他这是什么意思,把功劳让给你了?”袁老师皱着眉说,“你是当领导的,可不能抢手下人的功劳啊!”
“八字还没一撇呢,算是哪门子的功劳?”许厂长哭笑不得,“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露脸机会。”
再有几年他就该到退休线了。虽然现在啤酒厂发展的不错,但是对他个人而言,在啤酒厂的发展已经到顶了。
何况,市糖酒公司派了杨副厂长来厂里当驻厂代表,一方面是想让她镀镀金,另一方面未尝没有想让她接自己班的打算。
自从杨副厂长来到厂里以后,他就在思考自己接下来的去向问题。能在啤酒厂退休也不错,但是如果有机会更进一步,他当然也想另有一番作为。
“按照你说的,小戴是有成算的,那他为啥不自己把握这次机会,表现得好没准能被那个秘书长直接调去办公厅呢!”袁老师反驳。
“省委领导也许会需要一个灵光一现出点子的人,但他现在更需要能办事的人。”许厂长叹气,“小戴聪明是聪明,但他还只是我的秘书。无论他是否将我推荐给秘书长,想要完成联合办学这件事,势必是要经过我这里的。事后通知和直接推荐的意义能一样吗?”
“那这个小戴还挺精明的。”袁老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