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便知是富人们来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裴少淮上回迟迟不出来迎接他,谢知府有心“报复”,这回让裴少淮在雅间里等了两刻钟,才“姗姗来迟”。
裴少淮知晓谢嘉是老油条,谢嘉也知晓裴少淮是小狐狸,两人却皆满脸热情、笑脸相待。
略喝了些茶水,客套话后,谢知府站于雅间窗台前,望着楼下的洛阳江景。
江面上官船络绎不绝,源源不断把货物往泉州港输运。
有趣的是,洛阳江有处拐弯,江水湍急,明明江面宽阔,每次却只过两三艘船,远远避着江的北岸。
谢知州指着这个江流拐角处,问裴少淮:“裴大人可知船只为何避着北岸,全都靠南而行?”
谢知州等着裴少淮说“不知道”,然后解释,结果裴少淮应道:“啊,我知道。”
说道:“北岸水下遗留有一个大树根,常常撞破来往船只。”
裴少淮做过功课。
他见谢知州面露尴尬,一时讪讪不知应答,又道:“想来这水下树桩还有些其他故事。”给了个台阶。
谢知州这才语气沉重说起树桩的往事。原来,那江里有一浅滩,本是长了一棵百年水榕树,郁郁苍苍,来往船只见到大树,便远远躲开了,鲜有船只撞上去。
结果有一年,泉州来了位新知府,嫌水榕树在江中碍了船只航行,好意想要清除障碍,于是下令砍掉这棵老榕树。
岂知砍树容易拔树难,水榕树生于浅滩上,早已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砍去树冠之后,更是难以找到发力点,杆撬不住,绳绑不紧,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枯朽的树桩渐渐隐在水下,往来船只一个粗心大意便撞了上去,船毁人亡,当地百姓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