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少淮自然意会,言道:“晚辈谢通政使大人举荐提携。”

礼部官员开始传召,每个人进去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轮到了裴少淮。

宝座上,天子居高临下,一进来便可察觉到其气度气场,然说话时语气平和,好似寻常长辈问话,问题很简短,无非是问问籍贯年岁之类,顺带看看相貌气质罢了。

裴少淮毕竟出身伯爵家,入场后首次与天子殿内相谈,礼节周到而不急不缓,只是手心有些冒汗而已,一直藏在宽袖之下,算得上是镇定自若。

圣上对裴少淮多问了几句,见他年轻便问:“可有婚配?”

裴少淮说已有婚约,圣上又问是哪个人家。

“禀圣上,是大理寺少卿杨大人长女。”

圣上抚须颔首,言道:“不错。”又关心问道,“朕委派你父亲南下任职,家中可有甚么难处?”

“谢圣上关切,家中一切安好无虞。”

礼部官员前来,将裴少淮带下,至此,这场简短的面见结束。

众人只知晓自己入了前十,至于是一甲还是二甲,尚不得知,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开始兴奋。

便是不能得一甲,二甲前七也很是了不得了。

十人的名单速速在京都城各会馆传播开,众人最为吃惊的是,争夺状元的热门人选河西才子谢英晟竟连前十都未入。

至于结果如何,明日传胪大典自见分晓。

学子们又是一夜无眠,兴奋之情实在难以抑制。

? 第 97 章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正轴线上, 正对午门、端门、承天门三道大门,金柱高檐,是皇城内最大最高的殿宇。

天子登基、大婚、册封皇后等诸多皇家大礼, 皆在此举行,太和殿代表皇家最高规格。

今日,传胪大典便在此处举行。

徐大人作为礼部尚书,留于宫中彻夜未归,领礼部、鸿胪寺上下官吏连夜备办, 以保大礼不出差池。

四更天里, 裴少淮穿上进士服来到紫禁城外。陆陆续续的,学子们基本来齐,昏暗光线下亦能看到个个脸上洋溢着红光, 身上衣袍崭新、掇拾妥帖,进士帽后两根丝带随风轻扬。

裴少淮找到了姐夫陈行辰和好友江子匀。

陈行辰脸上紧张多于兴奋,他期盼自己名次能靠前一些, 以便顺利馆选留京。

裴少淮明白姐夫的心情, 姐姐已怀胎九月, 想来很快就要发动了,今日这份功名对姐夫而言, 不单是一份前程而已。

江子匀则淡定许多,他先恭贺裴少淮名列前十,祝他能够一举拿下状元郎,又笑说道:“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已超出原先的预期,不管结果如何我总是赚的。”

时辰差不多了, 鸿胪寺少卿前来引导诸位新科进士入宫, 在午门前集结。

随后在太和殿待立。礼制庄严, 虽尚未开始,但诸位新科进士不敢随意吱声、乱动。

裴少淮抬首望去,只见太和殿前一直到午门之外,一路铺红,两侧早早陈列好皇家仪仗和宫廷乐队。等到天亮一些,裴少淮认出了徐尚书的身影,他此时正站在大殿外东檐下。

负责大典传唱的三位传胪官也已经就位,从大殿丹陛西阶到台阶末,等距站立,身着锦服,一把好嗓子静待发功。

文武百官、京□□勋着官服入班。

这个时候,新晋进士们的心情也由兴奋转为紧张。

吉时已到,当朝天子着绛色皮弁服入殿,登宝座,徐尚书上前请示后,走到殿外洪声高呼:“天开文运,贤才入朝,礼当庆贺”

鞭鸣,乐声起。

传胪大典开始。

文武百官、新晋进士行五拜三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