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赈灾不在于消除妖言,而在于上下同心,迅速将灾民安置好,如此的话,妖言自然不攻自破。最怕的是本末倒置,一味去镇压异言,忽略了赈灾,反倒让百姓心间更生恐惧,听信了妖言。
他润色语言,仔细将自己的观点一股一股地书写下来,完成了第一题的初稿。
其二题又问:“大庆地大,四境相距甚远……议水陆交通。”
这一题考的是学子们的见识。
在大庆,地图画得不准且稀少,还是军机重物,非高官将领不得见。没有见过地图,又没有实地游学过,单凭书中几江几河数个字,如何能通晓全局?
这题没有什么破题的妙法,只需将自己所知所识写明白,再列举纵横交通于民于国有何大用处即是。
裴少淮最后收笔写道:“……水浮与陆走,交相配合。”文章中涉及东临沧海海运,胶州可至百粤,又有京杭运河,足以贯通南北……诸如此类。
三日已过,最后一场考试结束。掌卷官和弥封官,加之监守官,三官一并收卷,逐一弥封盖章,才会收入箱中,送到内帘。
裴少淮走出号房,缓缓伸展了一下筋骨,放眼望去,能坚持到最后的考生皆松了口气,陆陆续续从号舍里出来。
不管结果如何,能考完已经不错了,对得起过往对得起自己。
五千余人只取三百之数,杏花开时,自见分晓。
作者有话说:
[1]策问题目参考自《明清时期云贵乡试的地方史地考题举偶_朱端强》
? 第 92 章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总算是考完了。
回到府中,裴少淮胃口甚好, 却不敢吃得太多太杂,吃了些羹汤粥食等易消化的。
随后沉沉睡了一觉,天亮鸡鸣不能闻,快到晌午时候,眼缝迷迷糊糊察觉到窗外已经大亮, 裴少淮这才起身穿衣。
长帆一直守在门外, 听到动静赶紧准备洗换的热水,叫灶房端来吃的。
等裴少淮吃完早午膳,林氏过来看看儿子, 顺道叫人把裴少淮在贡院里穿的用的衣物器具拿走处理,取个好兆头春闱顺利上榜,旧物件没有用了, 要弃掉。
“且慢。”
裴少淮走过去, 取出那方叠得整齐的被衾, 才让嬷嬷将旧衣服拿走。被衾上一撮撮的丝绒,是手工一针针缝上去的, 针脚又密又实才能保证丝绒不落,做这么一张八尺见方的被衾,需要耗不少的心思。
从元月十五上元节到二月上旬,期间不过半月而已。
半个月赶着做出来的一方绒被, 用完后岂能轻飘飘一句话就弃了?即便杨时月能够理解,裴少淮也于心不忍。
林氏看明白了裴少淮的心思, 心里宽慰, 她知晓儿子打小便格外珍重家人亲手为他做的物件, 轻易不会丢弃掉。
裴少淮吩咐人把被衾拿去洗浣干净,才折回来,对母亲道:“春闱只参加一次,但情谊可以长久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