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素簪,今日这支金簪是母亲专程选出来的,每一处都有其寓意……知晓寓意的杨时月岂能不羞?
老太太慈和言道:“好孩子,快快起来。”竹姐儿赶紧上前轻扶杨时月。
坐下时,竹姐儿不经意掠过杨时月袖口的刺绣,针脚又密又浅,别有一番功底,赞叹道:“这袖子上好巧的女红。”
杨时月谦谦应道:“平日里绣着顽,姐姐若是喜欢,我改日绣些样式,叫人送来给竹姐姐。”
竹姐儿笑着应下了。
这个时候,杨夫人笑着对女儿说道:“时月,持家是们学问,这几位姐姐可都是持家一把好手,你平日里要多跟姐姐们请教。”言下之意,女儿已经在家中跟着掌家。
“女儿省得。”
林氏笑着谦让,说杨夫人过誉了,也说两家姑娘要多多往来才是。
? 第 83 章
女眷间闲叙, 总能从东一句西一句的家常中,探出些许信息来。
原以为杨家兄妹只比竹姐儿小三岁,可虚岁实岁相抵, 实则差了足四岁。因兄妹二人秋时出生,杨家老爷子便取了“泉”、“月”二字,意境高洁清朗。
少女发髻簪子深有讲究金镶玉贵,荷寓家和,发髻簪蛙, 多子多福, 相夫教子。杨家小姐戴此金玉簪,既是含蓄盛赞裴家有如玉才子,亦是自显门风教养, 有女初长成,尚未婚约……杨夫人为女儿选如此簪子,可谓用心良苦。
既表了心中初步意愿, 又不会令得两家尴尬, 点到即止。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两家结个眼缘, 若是有缘能成便是喜事一桩,若是没得缘分便是闲叙一场,并不相妨。
高门讲究门当户对,却也不会空口白牙就把婚事定了, 多走动走动总是好的。
莲姐儿几个与杨时月相聊时,无形掺了些诗词典故在话里头, 杨时月端目娴听, 总能会其深意, 温和地把话接下去,才情显露而不卖弄。
通晓诗书,贤淑自华。
裴家在端详杨时月,杨夫人又何尝不在打量裴家,见到伯爵府家风和睦,待人宽厚,女儿们谈吐不俗,越发笃定先前的看法裴家会是个好夫家。
眉眼弯弯。
时候不早了,杨夫人起身请辞。
杨家人走后,裴家女眷仍在堂内坐着闲叙,老太太很满意杨家,也很满意杨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