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承诏似乎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言说,而是转向裴少淮,鹰眼稍作打量,后问道:“裴公子如何看?”
裴少淮一心读书,除了去岁和父亲一起商讨抵御水贼,平日里从未实际插手过兵家打仗之事,若说见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他知晓燕承诏是在试探他的本事,故行不露怯,沉思后大胆道:“昨夜大胜倭寇,船上又粮饷充沛,总兵大人何不先犒赏水师,吃饱喝足以蓄力,静观岛上之变?”
又道:“岛上杂树丛生,不妨先饿他三两日,此乃兵家所言‘以逸待劳’也。”
《孙子》有言“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裴少淮以为,穷寇已经躲进岛上,潦倒至极,水师们养精蓄锐,何愁不能敌之杀之?
裴少淮继续道:“孙子还有言‘高陵勿向,围师必阙’。一来,小黑山岛居高临下,显然正是‘高陵’,将士们贸然登上,居下杀敌,要费平日数倍之力……胜则胜矣,只怕损失兵力惨重,得不偿失。”
“二来,围师必阙,若是死死包围住小黑山岛,余寇们觉得毫无生还机会,难免破釜沉舟,短兵相接拼个鱼死网破,倒不如留给缺口,让他们觉得尚有冲出包围的可能,届时斗志涣散,余寇们纷纷从缺口仓皇出逃……总兵大人只需在缺口外暗守,自可一网打尽。”
“攻敌于力,不如攻敌于心。”
“在下一介学子,未曾历事,此番言语皆由兵书所得,难免浅薄,望总兵大人慎重听取。”
言下之意是既是你问我的,我便大胆说了,若是管用,这名声我便收了,若是不管用,也是你堂堂一总兵让我一介学子说的。
燕承诏眉尖微微一挑,他省得裴少淮的主意,偏偏裴少淮说的又与他不谋而合。
出于兵力损失的考虑,燕承诏昨夜才没有贸贸然登岛追敌。
张令义果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这裴家后辈是极有潜力的。
燕承诏略作沉默后,下令道:“下令犒赏,养兵蓄锐,围师必阙。”这是认可了裴少淮的意见。
副总兵和其他将官退去,继续商讨具体对策。
房内唯留燕承诏和裴家父子,燕承诏言道:“裴公子好谋略。”
“替燕总兵说出口而已。”
燕承诏望向裴秉元,态度这才软了下来,含蓄言道:“燕某过往确有过失之处,然某已分府另居,安平世子是安平世子,辅国将军府是辅国将军府。”
裴秉元应道:“这是自然。”又道,“不过这跟伯爵府似乎并没有甚么关系。”
裴少淮心中大赞父亲的回应。
于公可以,于私不可以。
“这便够了。”燕承诏应道。
作者有话说:
[1]海战参考自明初望海埚大捷
? 第 79 章
小黑山岛外, 南巡水师团团围住小岛,第四天的时候,先后撤回了五艘战船, 在东南角空出了一口。
若是能从此处逃出,顺着海潮往东南游去,不出三个海里便有一个乱民岛,上头鱼目混杂,商寇贼皆有, 上了这个岛便有了生机。
小黑山岛上, 余寇在岛上啃了几日的树叶木皮,已是强弩之末,疲惫不堪, 他们聚集在一起,打算拼尽最后一口气,和南巡水师打个鱼死网破。
偏此时, 他们看到东南角战船撤走, 空出了一道口子。
逃出去就能活命。
方才那股破釜沉舟的士气一下子弥散殆尽, 余寇们个个眼红地望着那道缺口,满腹心思都是如何游出去。
他们当中, 亦有人能看懂这是陷阱计谋,想引他们游出去逐一捕杀。但在生与死之间,鲜有人愿意直接选择死,哪怕生机仅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