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间,就已经快要暗下。
夜色与凉风,沉沉压在两个人的头顶之上。
岳先生沉默了下,最终还是下了决心,同宋青婵说:“殿下此举自然是好,可身边却无个可信赖过的亲信相送,也怕路上会出什么事情,所以才想要周捕头简装,亲自护送殿下去往东都。当年我被先帝贬至岐安府,心中愤懑,还以为我已成为先帝弃子。可后来先帝将纸诏书托付与我,让我在他驾崩之后,携诏书与秦王殿下登基,秦王殿下名正言顺,待大局定下,必然是不会亏待宋先生与周捕头的。”
原来,果真是为了周朔而来。
怕也是岳先生与秦王商议许久的决定,这样说,周朔的的确确是这事最为保妥的人物,他是魏将军的亲信,绝不会背叛,又曾是虎威军将军,身经百战,断刀之名在外,名头放出去,都能吓得藩国军队抖上抖的人物,武力自然是不必说了。
“我与夫君皆不是重名利之人,也不想要陷入危险之中,岳先生怕是找错了人。”宋青婵举步从岳先生的身边走过。
步犹豫。
她所认识的秦王殿下,心怀天下,心胸宽阔,若他是帝王,必然是能够守住先帝开创的盛世基业。
不得不说,先帝真真是深谋远虑,竟然将驾崩之事也算在了其中。
先帝膝下共九子,先头那几位都被外派了出去,剩下的几位若不是草包,便是热衷杀伐之人,唯独个好些的,也就只有九皇子了。
但那九皇子,却是个心胸狭窄且锱铢必较之辈,不堪为帝王。
故而,先帝才会拟下诏书给岳先生偷藏起来,将秦王殿下定为储君。
这件事要是叫那几位皇子知道了,怕是早就对南江府与秦王殿下下了手。
这天下,须得交给秦王殿下这样的人手中。
宋青婵从岳先生的身侧走过,又朝着马车的方向看了眼,转过头时,却发觉周朔正站在转口之处,等了她许久。
她心中微微惊,“阿朔。”
这声,才将周朔唤了回来。
他回过神,咧开嘴笑起,“今日布防好了岐安府,正好就来接你回家。”
“等多久了?”
周朔抿了下嘴,才说:“许久了。”他眼睛往地上看,看深秋夜里雾起波澜,他这模样,分明就是已经听见了她与岳先生的谈话。
“那便是都已经听见了。”宋青婵微微叹气,伸手过去,周朔也顺其自然将手探过来,紧握在手心里。
她的指尖冰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