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孩子多,弟弟妹妹都干不了活,而她以前身体瘦弱,只能做些家务,根本就帮不上忙,全靠她爹娘想尽办法的增加收入,她爹靠着木匠的手艺在邻村做工。
不过现在百姓的生活都不怎么样,会雇人做家具的太少,椅子桌子对付对付就用了,而愿意雇人的大多都是大户人家,又看不上苗水根粗糙的手艺,所以苗水根一般都是做些力工。
而她娘则是做些绣活,但是绣工不是很好,挣不到多少钱,所以她娘才会顶着炎炎烈日去地里捡散落的谷穗。
一想到这些,苗林林不禁感叹,她现在赚的钱还是太少了,爹娘再这么熬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住。
“大姐!大姐!”
苗奎山兴奋的声音打断了苗林林的沉思,回过神的苗林林手脚利落的收拾干净了厨房,擦了擦手,对着苗奎山的额头弹了一下。
“叽叽喳喳的,哪有书生的模样!”
自从昨天和爹娘商量好了送苗奎山去读书,她这个小大人一般的弟弟就没了稳重,兴奋的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一刻都不得闲。
苗奎山揉了揉额头,也不嫌疼,扯着苗林林的袖子,呲牙道:“别说书生,就算是秀才也要和姐姐撒娇啊!”
“贫嘴!”
苗林林拉着苗奎山回屋,挪开地上的一块砖,从下面取出一个布袋,仔细的清点里面的银钱,上次剩下的钱加上卖蘑菇的钱,正好有二两。
她打听过了,邻村的私塾每半年需要交九百文的束脩,第一次上门求学怎么也不能空手去,要准备像样的求学礼,而上学需要的笔墨纸砚也是一项大费用,这区区的二两银子肯定是不够的。
苗林林叹息一声,怪不得古代的文化人金贵,普通人家想要供养一个书生真是不大可能。
一个成年的壮劳力,做工一天也就二十文左右的酬劳,不吃不喝一个半月才能交上学费,还不算笔墨纸砚的钱。
“大姐,我不想去读书了。”
见苗林林一边数钱一边叹息,苗奎山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他知道上学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他家穷的很,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要不是大姐种出了蘑菇,卖了不少钱,他根本就不敢想象他能有上学的一天。
可为了家里人吃上饭,他大姐已经卖了嫁妆,他哪有脸让自己的姐姐供养他上学。
“小小年纪,心思怎么这么重!”苗林林一见弟弟欲言又止的模样,就反应过来这个小屁孩肯定是想多了。
苗林林安抚的笑了笑,“我可是种出了蘑菇,一本万利的买卖,供你读书绰绰有余,姐姐只是在想送你去哪个私塾而已。”
怕心思重的苗奎山多想,苗林林夸大了蘑菇的价值,将所有的为难隐去,哪有一本万利的买卖,家里的工具不多,也不知到了深冬能不能保证蘑菇生长的湿度和温度。
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钱袋子,苗林林将琢磨其他赚钱方法这件事提上日程。
闻言,苗奎山放下心来,“自然是去邻村的私塾,离家近我就可以早点回家多做些活。”
苗林林眼一横,“你读书是为了什么?”
“考秀才!免地税!”苗奎山一脸坚定。
“啊……”
苗林林看着握拳的弟弟,一脸黑线,苗奎山渴望上学的心思她一直以为是想要出人头地,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这般务实。
听了弟弟的话,苗林林才想起来,现在这个年月,地税重的很,而家中若是出了秀才,是可以免掉地税五十亩的。
她家中仅有三垧多地,若是苗奎山考上了秀才,就可以全部都免了。
“有志向!”苗林林肯定了弟弟的想法,小孩子都是要鼓励的,但是她的弟弟志向可不能就这么一点点,怎么也要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