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走,忽又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娘,五月十五,西林寺的月望法会,女儿约了珍姐儿同去,可以么?”
顾娘子看一眼女儿充满期待的大眼,又望了望站在一旁沉静的亦珍。她心里自然是希望女儿与亦珍多往来,多少能受点影响,一改活泼跳脱的性子。
只是曹氏如今的情形,她也是晓得的,故此并未一口答应,只道:“须得了曹夫人的应许,才能约了珍姐儿同去。”
英姐儿却只当母亲已经答应了,欢天喜地拉了亦珍出了针线房,来到外头园子里。
“珍姐儿,我们一道去罢。”顾英拉着亦珍的手,摇来摇去,“我听家里门上的婆子说,西林寺的签是极准的,住持法扁王佛缘深厚,每年月望法会都会为善男信女祈福,到时寺外还有庙会,热闹极了……”
亦珍听了,心间一动。
“我回去问过母亲,明日给你准信,可好?”
英姐儿笑吟吟地点点头,“那我等你好消息。”
亦珍别了英姐儿,带着一包顾娘子着人包给她的什锦果脯,回到自己家中。
汤妈妈已经在后院厨上准备晚饭了。
亦珍在后院,就着提上来的井水,从一旁浣衣用的青石台上取了旧年做的梅花澡豆,细细洗了手,便打算给汤妈妈打下手。
汤妈妈忙赶小鸡似地轰她,“小姐今儿也辛苦一天了,且去歇着,这里交给老婆子便罢。”
亦珍拗不过汤妈妈,道一声:“辛苦妈妈了。”这才去了正房。
曹氏躺在床上,见女儿进来,提袖掩面轻咳了两声,这才问:“与英姐儿玩的可开心?”
亦珍却并不避忌,走上前去,坐在母亲床榻前的踏脚上,伸手将盖在曹氏身上的被子轻轻拉一拉,“嗯。顾大娘还包了好大一包什锦果脯给我带回来。晚上娘吃完药,吃一颗去去苦味。”
曹氏闻言,轻笑起来,“你当娘是你啊?”
看着年纪相仿,却比顾娘子苍白瘦弱的母亲,亦珍心间酸楚,面上却带着笑,“娘,英姐儿说,十五那天,西林寺有月望法会,很是热闹,约了女儿一起去呢。”
曹氏捏一捏女儿雪白柔软的耳朵,“珍儿想去?”
亦珍大力点头。
亦珍是极信鬼神的。曹氏设在后堂的小佛堂,里头供奉着亦珍祖父母同外祖父母的牌位,以及盛有她幼年时便病故的父亲骨灰的将军罐。每逢年节,清明端午,曹氏带着她在佛堂里敬奉先人时,亦珍都会在心里默默祈祷,求故去的先人泉下有知,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康健和乐。
亦珍从不求大富大贵。她很小时候便已经明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倘使不能安于平凡,执意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富贵荣华,苦恼的无非是自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