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3)

另一个接过,看了两眼,随后双手奉到员外老爷跟前,“师傅,您看看,点些什么好?”

那被两个年轻人唤作“师傅”的老爷本是在细细打量店中的装潢摆设,倏忽听得询问,将视线收回来,看向自己面前的菜单,眼瞳蓦地一缩。

眼前的菜单的纸质算不得最上乘,只是做得极其仔细,将冷碟儿热炒,酒水点心等分门别类列出来,一一写在菜单上头。每项又细细分了荤的素的,下头标注了材料、分量、价格,叫食客看得一目了然。

“师傅……”高个子年轻人轻唤了老爷一声。

老爷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噤声,自己全神贯注将菜单细细看了一遍。良久,才将菜单合起来,交到招娣手中,笑眯眯问:“小丫头,你家店里可有什么招牌菜色介绍?我们师徒远道而来,也不知这里有什么好吃的。”

“小店早晨供应花生核桃芝麻糊,白米粥,黑米粥,豆沙馅儿黄金糕,鸡蛋薄饼,腌脆瓜与各色酱菜等,味道都是极好的。客官若有旁的想吃的,亦可从菜单上点菜。”招娣见三人看着确是眼生,又都是外地口音,不像是本地客,遂细细介绍了珍馐馆冬日里几样广受欢迎的早点。

那圆面孔红脸膛儿的老爷听得很仔细,待招娣介绍完了,略略沉吟,便要了黑米粥,鸡蛋薄饼,腌脆瓜,那一高一矮两个年轻人在他示意下,则要了其他早点。

师徒三人趁等待的功夫,只小声交谈,并不张扬。

过了一会儿,三人要的早点一一送了上来,厚薄适中的米粥冒着热气,盛在描青花的粥碗里,配一把同样描青花吉字纹的调羹,又三碟儿脆瓜酱菜,都已经搁剪子铰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拿一点点砂糖麻油拌匀了,闻着便使人垂涎欲滴。一旁放了三个白瓷圆盘,其中一个盘子垫着细竹丝编的巴掌大小竹帘子,上头搁着一排三个豆沙馅儿黄金糕,一样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儿。另两个盘子里则摆着切成三角型薄饼。

高个的年轻人嘴角微勾,心道也不见得多稀奇,怎好同他们以前吃过的山珍海味比?

中年老爷看出年轻人的不以为然来,也不多说什么,只将那鸡蛋薄饼轻轻往年轻人跟前一推,“尝尝看,可说得出有何不同?”

年轻人见师傅有心考校自己,遂取了筷子来,道了声“徒儿失礼了”,这才夹了一块儿薄饼,咬了一口。

一咬罢,高个年轻人微微睁大眼睛,细细嚼了咽下去,又咬了第二口仔细品尝,慢慢蹙起了眉。

老爷看见他脸上的表情,又示意矮个子青年也尝尝看。

那矮个儿青年长得与老爷有几分相似,也是一张圆面孔,气色很好,未语先笑的样子。得了师傅的示意,也取了块儿薄饼,咬了一大口,嚼了几嚼便囫囵吞咽下去,大口喝粥,“好吃!”

老爷忍不住微微一笑,自己也取了薄饼慢慢吃将起来。

师徒三人吃罢早点,会了钞,待要离去的时候,老爷信口问帐台里的汤伯:“这位老丈,请问贵店东家,可是从京里来的?”

汤伯诧异,“客官何以有此一问?”

圆脸儿老爷一笑,“只是觉得这点心吃起来,倒与京中的风味相似,故而有此一问。”又一摆手,“我师徒吃惯了京中的口味,初来乍到的,原本还担心于饮食上头不能适应,这下可好了,吃饭的地儿有着落了。”

汤伯忙拱拱手,“承蒙客官不嫌弃小店,请多多光临。”

老爷哈哈一笑,“一定一定!”

这才带着两个徒弟出了珍馐馆,继续往巷子深处走去。

待走出离珍馐馆老远,老爷才慢慢地敛去了笑容,问跟在身后的两个徒弟:“那家的早点,可吃出什么不同来?”

高个儿青年斟酌着道:“徒儿觉得那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