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陆辰琪的内侍边布菜边笑道:“五殿下的伴读,旁的不说,这做饭的手艺当真是一绝。就这香味,御膳房的人只怕都比不上。”

陆辰琪看着桌上寡淡无味的饭菜,莫名就觉得没了滋味:“也就本殿的房间和五皇弟挨得如此之近,日日都要受此煎熬。想想五皇弟,有这等伴读,也不知是何等幸事?”

小鹤子道:“五皇子殿下岂能和殿下您比?皇上宠爱咱们娘娘,福雪宫和奉枢宫在这宫中,更是无人敢怠慢。您身边的四位伴读,哪位不是琼贵妃娘娘精挑细选,出身世家大族,才高八斗。开阳宫背着个不详的名头,便是陛下日日惦念端明皇后,法外开恩恕了五殿下的罪名,终归是失了圣恩。选个伴读,也是除了那些不入流的功夫外,样样不知所以。在这宫中,您的圣眷地位是一等一的,何必和五皇子去比较?”

陆辰琪耐心等小路子说完,才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笋丝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说完了?”

小鹤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慌忙跪下:“殿下恕罪,奴才多嘴,还望殿下开恩。”

说完便“砰砰砰”地磕了好几个响头,额头青红一片。

陆辰琪看着小鹤子,并未发话。直到膳食用尽,才丢下一句:“主子便是主子。不管旁人怎么看待开阳宫,在本殿这,五皇弟就是五皇弟,不是什么灾星。”

............

“叩叩叩――”

贺松放下手中看了一半的书籍,笑道:“进吧。”

墨遐推门而入。

贺松看着墨遐,将墨遐今日所作文章放在案上:“我就知道你会来。”

墨遐站在贺松身前,朝贺松规规矩矩行了个礼:“见过贺大人。”

贺松看着墨遐行云流水的标准姿势,眸中划过一丝赞赏:“在明鉴阁中,管我叫老师。在这,却改口成贺大人。这又是何意?”

墨遐道:“明鉴阁中,您是老师。出了明鉴阁,您便是翰林院修撰,侍讲学士。礼不可废。”

贺松摇头:“小小年纪,就没见过比你还老成的,真是无趣。说来我比你大不了多少,你又算得上是我的学生。大人终究太过生疏,无人时,你还是唤我一声老师吧。”

墨遐唇角抽搐,心中腹诽:您大了我一轮多,还叫大不了多少?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只是乖巧改口:“是,老师。”

贺松看着墨遐的神情,便知他在想些什么。却坚持自己很年轻的想法,道:“墨遐,今日你做得很好。”

墨遐跪坐在贺松对面,仰头看着贺松:“老师,学生愚钝。陛下这道题,究竟是何用意?”

贺松把墨遐的默写的文章往前一推:“墨遐,你很聪明,又何必问我?陛下的心思,你岂会不知?若非如此,你又何必提笔不答?”

墨遐将指尖搭在文章上:“学生只是想要一个确定的答案。”

贺松没有回答墨遐的问题,反而问道:“是为了五皇子殿下?”

墨遐静默良久,再次问道:“老师,不知何时这道圣旨会昭告天下?”

德临帝出题‘鱼我所欲也’,并非想要舍生取义,而是希望鱼与熊掌兼得也。

端明皇后薨逝多年,大梁需要一个新后。

在德临帝心中,端明皇后为鲜美的鱼,琼贵妃便是那不可多得的熊掌。

只可惜大部分举子没能揣测出德临帝的心意。

确切地说,是没想到德临帝居然会把自己的不可言说的小心思,用如此正经的题目出在春闱。

墨遐今日不答。

既是为了藏拙周旋于大皇子七皇子一脉,更是作为开阳宫中人,对德临帝薄情寡义无声的抗议。

见墨遐坚持,贺松叹了口气,道:“琼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