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替卢姑娘向母后讨上一张赏梅的帖子,不知道母后可否愿意给她这个荣幸?”
张皇后愣了愣,视线渐渐的落在了自己手里捧着的茶盏上边,沉吟片刻,她点了点头:“好罢,本宫就答应你。”
那位卢姑娘来退亲的时候,说得斩钉截铁,言语间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儿子放在心间一般,她肯定是知道自己身份卑微,配不上堂堂的太子爷,故此才知难而退,张皇后觉得给她一张帖子也没事,不过是当面告知??瑾这件事情罢了。
“母后,卢姑娘在京城东大街开了一间叫芝兰堂的花铺,还请母后打发人将请柬送到那边去。”听着张皇后点头答应,崔大郎心中欢喜,站起身来朝张皇后行了一个大礼:“多谢母后成全。”
张皇后微笑着望向自己的儿子,颇有几分得意,虽然在乡间养了二十年,??瑾还是很知礼孝顺的,青山坳那对老夫妻确实不错。
崔大郎高高兴兴出了明月宫,一心想着过几日便能见着秀珍,这几日晚上竟没有一夜睡安稳的,每每才合上眼,卢秀珍那张脸就在脑海里晃个不停,时而娇俏的笑,时而娇嗔不已,让他一颗心上上下下的翻动个不停。
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日,他早朝都有些心不在焉,等着众人将奏折送过来,赶不及的便宣布退朝,还没等司礼内侍的话音落下,他已经离开座位,飞快的朝偏门那边走了过去,害得一群内侍跌跌撞撞的跟着一路小跑,差点滑倒在雪地里。
然而来到御花园的时候,却没有见着那个想见到的人,崔大郎心中有几分失落,与胡太后张皇后说话时,有些魂不守舍。
第342章 早梅开(三)
胡太后很慈祥的望着崔大郎, 眉目间俱是欣赏。
虽说这个孙儿是在乡间长大, 可处理起政事来却很是利落,根本就没有半点含糊拖沓, 而且有理有据,不时的能蹦出些圣贤之书里的理论来反驳他人,大臣们对这位新晋的太子爷十分佩服。
胡太后曾找梁首辅来问过最近朝堂情况如何,一提到太子殿下, 梁首辅便止不住的笑:“太后娘娘,真乃大周之福,太子殿下聪明睿智,假以时日便能独当一面。”
哪位祖母不喜欢听人说自己孙辈们的好话?而胡太后却十分谨慎, 唯恐梁首辅是拿话在糊弄她, 一个劲追根刨底:“梁大人,哀家找你来是想听句真话,太子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需得在旁边提点。”
“娘娘,老臣说的话可是千真万确,没有一句谎言。”梁首辅点头微笑:“娘娘尽管放心,老臣不是那种为了博取娘娘欢心而胡编些阿谀奉承的话, 太子殿下真的是天资很好又十分仁义,这大周的江山一定能稳稳的传下去的。”
“这就好。”胡太后终于放了心,她的孙儿当真是个不错的,以后定然会是一代明君。
“??瑾,你每日勤勉政事日很是辛苦, 哀家与你母后都在想着要替你找个帮手来分忧解难。方才你说没有尽到孝道,哀家能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若真心想尽到孝道,那不如赶紧将太子妃给娶了,让她代替你给哀家和你母后尽孝便是。”
崔大郎默默不语,心中暗道,我何尝不想快些将秀珍娶回来呢,只是她还未答应我,我如何能娶妻?
见着崔大郎沉默的模样,胡太后满心以为他是有些害臊,不由得笑出声来:“一提到亲事,??瑾便跟女郎一般羞涩起来了呢。”
张皇后也附和着笑:“可不是这样?”
胡太后瞥了张皇后一眼,话里有话道:“若?剑?你那侄女儿在哪里?哀家许久没有见到过她了,差人将她寻了过来陪哀家说说话儿。”
这分明是在拉纤保媒了,张皇后心里头很是舒坦,转头看了侍立在身后的青萝一眼:“去,将张大小姐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