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入秋后崔玉的第二批就蚕丝出来了,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加上用了专门的缫丝车,这一次的产量可是大了不少。这次出蚕丝就挣了十八两银子,除去人工饲养跟?裆R断瓷R兜姆延茫?家里也纯挣十五两之多。
还有给县衙跟卫所提供的每斤三文钱的七千多斤土豆,又是二十四两银子的收入。
这般算下来,家里的余钱可是绰绰有余了。别说是过冬了,就算是年后小山的束??跟去县城考试的盘缠都不用发愁了。
寻了个不忙的日子,赵二石就借了村里的牛车拉了翻车跟扇车去了镇上衙门里。早些时候家里忙,也没顾得上上次那位县太爷说的事儿,如今得了空怎么也得去一趟。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想过买车的事儿,而是新房还没盖好,如今的院子又小并没有地方再搭建牲口棚子,一来二去的也就耽搁下来了。所以这次去镇上,他还准备去寻摸一下牲口贩子,套个骡子车回来。
至于为什么不是牛车,自然是因为自家媳妇说的,他们买车主要是为了拉东西,或者是去赶集,骡子车轻便上路也快,就算日后出远门也不担心路上耽搁时间。再者说,骡子车还平稳,坐着上路也舒坦一些。
崔玉之所以这么考虑,除了骡子车的实用之外,还想了赵小山跟崔小虎去县里考试的事儿。童生试历来是大事,家里总要有人送去陪着的。若是坐牛车路上颠簸又费时,单是行程里的疲倦,就能让他们落人一步,那倒是不美的很。
她是参加过小升初跟中高考的人,自然知道考生的精力跟身心素质有多么重要。如今来了这里这么久,更加知道科考对于读书人对于一个家有多么重要。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参加科举是唯一的登天之路。就哪怕你已经家财万贯,都不如一门里出个秀才举人能让人尊敬看重。
就好比有了功名在身的人,哪怕犯了罪,到公堂上都可以不跪拜不用刑一般。
送赵二石出了门,崔玉跟周氏才都坐在炕上聊起闲话来。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年迈的周氏可不就因为家里盖了新房,又知道孙子孙媳妇挣了钱,每日都喜笑颜开的?
早些时候她也觉得日子好的不踏实,可日子久了,看出自家玉娘是有本事的,而且没有一点外心,这才慢慢回过神来。
最初不过是想着给自家孙子找个知冷知热的屋里人,日后自个走了,也好有人能操持起家里事儿来。加之自家孙子喜欢这闺女,而对方也不嫌弃自家的条件,所以才定了这桩亲事。甚至她还下了血本出了聘礼聘金,当时有多少人是准备看她家笑话的?
第73章 炸酱面
可谁能想到,自家娶进来的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福星啊。
周氏想着自打玉娘进门以后的种种,又瞧瞧她发尖的肚子,心里越发的庆幸满意。
晌午时候,周氏简单做了饭吃了点,然后催着崔玉去睡会。随着月份增大,崔玉现在每日睡眠都是很差的,看着白日里的精神也有些萎靡,所以每次用了饭周氏都会让她躺一会。
朵儿巴巴的瞅着自家婶娘,照常跟个小尾巴一样钻到崔玉身边。
“婶娘,朵儿陪你一起哄弟弟睡觉。”小姑娘眼神透亮,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满是开心。婶娘可是说了,日后小弟弟小妹妹都由她哄呢。现在她一个人都能讲好几个故事了,还跟着婶娘一起学了好多大字儿。
崔玉轻笑一声,揉了揉她的发尖。现在家里吃的好了,曾经那个头发枯黄的小闺女,现在已经白白嫩/嫩的跟个福娃娃一样娇俏可爱了。
后晌睡醒以后,崔玉瞧着天儿不错就扶了周氏到院子里晒太阳,顺便看着朵儿在院子里玩儿。
周氏看着崔玉跟朵儿在边上用根树枝在地上的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