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3 / 3)

赵二石跟赵家奶奶不是那种人,可就怕他们家有那样的亲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临近成亲心里没地儿了,崔玉最近一闭上眼就想起了前世某些论坛上吐槽婆家极品亲戚的帖子,那心里多少还真有些抵触呢。

李氏听自家闺女这么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家里也的确是不能没有银子,而且闺女一向是主意正的说了的话很少收回来的。可一想到闺女心里念着家里,并不为了银子跟她们隔心,李氏的泪就又快要掉下来了。

俩人又说了好些体己话,崔玉才起身准备离开了。而本来玩闹的三妮,也早就因为受不住困在虎子的里屋睡着了。

刚走了两步,扭头瞧见里屋门帘上虎子似乎还趴在炕桌上看书,想了想崔玉索性就进屋去,帮着崔虎挑了挑油灯。一边小心的抱起三妮,一边低声嘱咐着崔虎让他别累着了。

“读书是要紧的事儿,可也没有自家的身子重要。要是熬坏了,以后就算再努力也难有大作为的。”崔玉上学的时候就不是个学霸,她打小被教育的就是劳逸结合,该休息就要休息,该努力就要努力。所以看着虎子埋头苦读的样子,她心里既欣慰又担心他会累坏了。

崔虎子点点头,他虽然觉得大姐说的跟夫子说的有些不一样,可心里下意识的还是觉得应该听从大姐的话。所以就咧开嘴笑道:“再写几个字儿就睡。”

见大姐转身出了屋,他暗暗的握紧拳头,自己一定要争气不能辜负了大姐的期望。以后一定要让大姐过上好日子,最起码谁都不敢再在背后等着看大姐的笑话。

第46章

却说赵家这边,迎亲前一日就开始忙和起来。先是寻了村里的大辈儿当管事儿,周氏又带了新出锅的馒头一家家走着去打招呼。这种娶亲的大喜事儿,只让赵二石出面通知,只怕会引了别人家的笑话。

这不,还没到当天呢,赵家院子外头可就支上了两口大锅,灶房里也紧紧恰恰的放满了新买的米面跟猪肉。村里的杨大娘跟梅嫂子帮衬着张罗了新房的布置,就连着安床都寻了全福婶子弄好了。

大伙儿看着赵二石流水儿似得购置物件,丝毫不见心疼,说起新媳妇来也是憨厚的笑的满意,其中不少人就有些眼热了。其中就包括之前跟赵二石说过亲,却没成的赵昌方两口子。

说起来也是早些时候的话了,赵昌方家有三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跟老二都成了家也有了娃,倒是不用他们惦记。可老三脚上有点毛病,所以一直没寻到合适的。而他们那个闺女行为有些不检点眼界又高,看不起村里的大小伙子们,自个寻了个卖货郎明里暗里的勾搭着。可后来成亲没多久,就被人发现不安分的红杏出墙了,卖货郎也不是什么好人物,打了一顿就把人休了。

后来赵昌方两口子就琢磨着要说给赵二石,左右一个村的,他们也不嫌弃赵家穷还带了孩子。掐碰上赵大石被劫匪要了命,赵家大媳妇也成了寡/妇,所以他们又生了换亲的年头。就是把闺女嫁给赵二石,让自家儿子娶了赵家大媳妇。

谁知道亲没说成,把赵家大媳妇惊的早产了,还差点把周氏气昏过去。就那么着赵二石可是直接提着赵昌方给丢出了门,接着两家就结了仇。

要不这么些年,两家别说是来往了,见了面都恨不得往对方脸上吐两口唾沫呢。而赵昌方两口子心里也不是什么坦荡的,对着谁说都是要看着赵家闹笑话,看赵二石怎么着孤寡一辈子临老都没个人给他养老。

前些日子听说赵家定了崔家闺女,差点没把他们怄死。嘴上说的话,可也就不再积德了。而赵昌方家的闺女赵秀荣那心里也开始不是滋味了,尤其是听说赵二石下的聘礼聘金,又看到他的布置之后,愈发的怨恨爹娘当初没说成那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