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3)

的,跟李氏关系也亲近,所以句句都能说到对方心坎上。

“别的不说,你家玉娘就是个有福的,这话说一百遍都虚不了。回头你就只管好好享福吧,等再过几年虎子再考个状元回来,娶个公主,那可就是咱们落霞镇都要有福的冒烟了呢。”陈婶子笑道,“老话说得好,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雀儿,当初那些盯着等着你家笑话的人,现在哪个见了你们不得竖大拇指?”

陈婶子这点说的是,当初崔大郎没了。李氏一个人拉扯着孩子们,要钱没钱要房子没房子,偏生还不乐意给别人家当继房。所以多少人都等看看他们孤儿寡母的过不下去,或者走投无路了闹笑话。

当初村里还有婆娘,可是上了人家门上说,没了汉子,你们几口子就凑合着瞎过吧。当时可是把李氏气了个半死,若不是她脾气慢,只怕早就跟人打起来了。

便是崔玉出孝那时候,还多少人眼巴巴的等着听赵家来退亲的话呢。背地了,有多少同情他们,拉拽着他们的,就有多少议论的挑理儿的。

可现下倒好了,崔家熬过了难过的光景,就是说天天的炖肉吃也是不为过的。而崔家玉娘,还定了个好婆家。婆家一出手,可就是往看重她的地方走的呢。

听了这话,李氏心有余焉的点点头,长出一口气道:“就是苦了玉娘了。”

俩人又说了一会儿,陈二狗才寻到了地方存车。给人交了两文钱,几个人才分开了。

崔玉先跟李氏一道,把背篓里的黄瓜跟西红柿给酒楼送去,结算了钱,一家人才去粮店买了些细面粉跟精大米。这一回,兜里本就带了足够的碎银子,加上刚刚去酒楼换的钱,所以李氏也没有过多的纠结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