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王府时,是个冬天,她常常倚窗而坐,看着外头的梅香满园,吟着崔道融的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初见余莺儿,她梅下唱曲,祈福吟诗,惊艳异常。她的容貌虽没有半点肖似柔则,周身清冷静谧的气质却神似柔则。
安静不语时,神色淡淡,看着脱俗出尘。
热烈似火起来,又令人招架不住。
倒还像是有点世兰的影子。
水火本不相容,却在她身上巧妙地结合。
她这股子别人没有的味道,的确新鲜别致,惹人喜爱。
苏培盛和一干奴才在门外守夜,三更天了,个个都呵欠连天,殿中闹腾了半天烛火已熄。
又是尽兴的一夜。
万籁俱寂,寝殿中两人相拥着沉沉睡去。
晨起时分,胤禛浑身舒爽,笑看着一脸困倦给他更衣的余莺儿:“可累着了吧?朕体恤你你倒还不肯,小女儿家成什么样子?这苦啊你自个受着吧。”
余莺儿佯装生气,手上动作一停,眼睛瞪着他:“皇上惯讨人厌的!”
“哈哈!”胤禛朗声一笑,抚住她的手臂,说:“朕逗你玩罢,莺儿辛苦朕自当好好宽慰,朕见你殿中的炭烧得猛,你是个怕冷的,前儿吉林将军进贡的玄狐皮极是难得,朕便赏你了,再叫内务府多拨些好炭火给你用着。”
余莺儿却摇摇头:“嫔妾并不想要这些。”
“哦?”胤禛起了好奇心,“那你要什么?”
“冬日再冷春天也总是会来的,况且皇上厚爱这内务府给的份例炭火已然足够,嫔妾怎敢奢侈用度?嫔妾不求旁的,只希望您忙完朝政之事,得闲能来看望嫔妾,与嫔妾再去倚梅园中赏花,嫔妾给您唱昆曲呢。”余莺儿柔柔笑着,眼中满是希冀。
胤禛“嗯”一声,“你有这番心,朕怎么舍得不来。只是这炭火也就算了,狐皮你且叫内务府量着你的身段做好,天还冷,朕怕你冻着,到时也好穿着与朕一同去赏花。”
余莺儿浅笑谢恩,为他系上腰间的鸳鸯配:“那嫔妾就多谢皇上了。”
“朕先去了,改日再来看你,身子累着要多歇息。”
一行人声势浩大地来又声势浩大地走。
晨昏定省,她也要梳妆打扮好去景仁宫请安,今日是她头一遭露面。
净完手面,余莺儿端坐在妆奁前,铜镜中的女子眉目清浅,神色淡淡,惯常没什么表情。苏木边为她梳妆边提醒道:“小主,今日合宫嫔妃都在,您骤然得宠,一些冷言冷语怕是少不得,您听了就当没听见,还是暂且忍耐,不要露了锋芒才好。”
余莺儿对此原就不放在心中,只让苏木放心:“我知道,我的出身如何能与她们这些世家女相提并论,她们瞧不上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人贵自重,她们的眼光于我又何所畏惧,尊卑,尊卑,以后又是谁尊谁卑?”
苏木心想着果然如此,笑着说:“是奴婢多虑了,小主虽年轻,世事却通透。”
她刚被指派来时原以为会是个年轻气盛的,现下不过两三日的相处,观这位小主所为,苏木也颇为惊讶,温答应的确是个适合在宫中生存的人,虽走的路数与从前服侍的舒妃娘娘不同,但她自然也一心侍奉,小主想往上走,她便尽全力辅佐就是了。
“苏木姑姑,我该多谢你为我着想,我毕竟历练不够,有些事我或许能看得明白,但也总有不懂得的,日后路途漫漫,我还望着姑姑多指点我。”
她侧眼看着苏木,十分真诚:“我是宫女出身,自小也没有交好的,若身边没有个信任之人在宫中也是如履薄冰,永和宫我便全然托付给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