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词讲的正是梅花,以梅花诉别离愁,以表相思之情。

一首词浅意深的梅花词,用昆腔唱出,行腔婉转,更添一分悠远绵长。

漫天大雪下,月色幽冷,红梅映衬,暗香浮动。

如梅精化身的女子立在树下,身姿绰约,唇齿一张一合间溢出空灵绝妙的曲音,恍若天上人。

面色显有低沉的男子本欲散心,被林中曲声吸引行至此,却瞬间被眼前一幕攫住了心神,蓦地止住了脚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便是他此刻的心情。

而不远处,本欲来祈福的甄嬛乍听到声音不敢再前进,隐了身形慢慢往后走,却因雪大斗篷又遮了视线,在即将离开倚梅园时不小心撞上了一名男子。

婀婀娜娜的声音终于止了,余音袅袅,荡在人的心间却不肯离去。

女子唱罢踏莎行,恍若没察觉几步开外的花树掩映下静伫着一人。她从怀中掏出一根红色绸带,系在了朵朵红梅间。

红色的绸带上绣着“平安”二字。

她双手合掌,闭眼祈福:“自到宫中,许久未归,思家心切。求上天垂怜,我不求其他,只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那人大展宏图建功立业。”

“愿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话了,她睁眼浅笑,纤细的手轻轻拨弄着眼前的红绸带,细碎的月光映在眼中,柔柔淡淡,恍了恍胤禛的神。

余光中还能瞥见那一抹未曾离去、隐隐约约的身影,余莺儿知道是谁。

在她回身准备走时,似乎恰巧见前方不远的树下有个人影,她惊疑地停住脚步,出声询问道:“谁在那?”

一声轻笑传来,随着鞋履踏入雪层“噗呲”的脚步声,朦胧不清的人影渐渐清晰。

年纪约莫四十出头,看上去很是英武。

脸上虽带着和善笑意,浑身的气势却令人望而生畏。

团龙密纹的繁复衣裳,配以硕大的明珠点缀,昭示着此人尊贵的身份。

是皇帝。

余莺儿心下明了,面上却丝毫不显。眼神状似疑惑地看了几眼,跪下行礼:“奴婢倚梅园宫女,参见贵人,贵人万福。”

那人闻言唇边的笑更显兴味,逐步靠近,“哦?你不知道我是谁?”

“奴婢终日与花草为伍,并不常出入宫苑,所以不识得贵人,今日合宫夜宴,想必是贵人饮宴一时兴起来此处赏花,奴婢不知贵人在此处,惊扰贵人,还请贵人恕罪。”

刚才出尘惊艳的一幕令胤禛心生好感,他走上前来伸出手想扶余莺儿起来,却被她躬身避过。

见她如此,胤禛倒是更觉意思,没有纡尊降贵却被宫女拒绝的不悦,只后退一步慢慢收回手背在身后,笑道:“你的昆曲唱得极好,一首踏莎行唱得婉转动人,情真意切,令人心也醉之,如此好曲,又何罪之有?倒是我突然出现,唐突了你,雪天严寒,跪久了膝盖疼,起来吧。”

“是,谢贵人。”

观他的举动和言辞,余莺儿知道自己已然成功,皇上对她的确起了意,可若只一面就让他得手了,又岂会珍惜。

她深知越难得到的才是越好的这个道理,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眼下还不宜过多接触,因有意冷待,还未等胤禛开口,她便又屈身行礼,恭敬道:“倚梅园中花开得极好,贵人观赏或是折下插瓶,都是园中梅花的福气。奴婢还有许多差事要做,就不打扰贵人赏花,先行告退。”说罢,便直接转身,毫无犹豫地走了。

干脆利落,饶是胤禛也是微微一怔,没想到此女如此不解风情,他虽未表明身份,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身份贵重,如此他的一番亲近之语倒是未能激起她的任何心思,换了旁人,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