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也察觉出不对劲,抬头目光询问着望向张氏。
被兄妹俩这么盯着,张氏就有点儿撑不住,“嗨,还能是啥事。”张氏就有点儿不想说,可转念一想……“冬子啊,俺刚才从里正家过来,那獾子洞村的唐家来人了,说是要和你丈人家说那亲事的事儿,你不过去瞅瞅?”以胡氏的性子,如果麦冬不到场,这事只怕事后也得闹吧。
“啊?”一听唐家来人了,麦冬就惊呼一声,“芽儿啊,俺得过去一趟,你看这……”
“去吧。”麦家和吴家是亲家,又是一个屯子住着,麦芽儿没有理由拦着。
麦冬出了院子,张氏就有些为难。“本来俺是不想告诉冬子的,可这事儿……”明知道唐家人来者不善,麦冬的性格又软弱,真要有个好歹……张氏越想越后悔。
麦芽儿却不以为意,一个里正,能翻出多大风浪来?还不是淳朴又没见过啥世面的乡民夸大其词了。
“婶子,你坐。”麦芽儿就转移了话题,“婶子今儿过来是有事儿吧。”刚刚张氏进来是一脸喜色的,麦芽儿心中已经有谱了。
“芽儿啊,你的亲事有眉目了。”张氏也不拐弯,坐到炕上就拉住了麦芽儿的手,“男方是獾子洞的人……”
麦芽儿听得一皱眉头,咋又是那个村的?那个“太监”唐包子就是那的人,不会有啥关系吧?
张氏眼见麦芽儿皱眉,还以为她担心人品。
“芽儿你放心,这次婶子都打听清楚了,男方家里是清白的……”张氏一说起来就收不住了,“……男方姓余,家境还算不错,俺打听了,说是有十五亩地。大姑姐已经嫁人了,听说男方是个秀才公。给你说的男方是余家排行老二的余根生;
老大已经娶了媳妇,老三的媳妇也说下了,是獾子洞同村的闺女……说是等着老二娶了媳妇就把老三的亲事也给办了。
下面还有一个小姑子,年纪小不懂事。家里没有公公,婆婆是村子里出了名的会过日子……是个过日子的人家,芽儿你嫁过去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咋也过的不错了……”
张氏还在滔滔不绝,麦芽儿这却一脑门的官司。
上有大姑姐、大伯子、嫂子,还有一位不知喜好的婆婆,下边还有小叔子、小姑子,这样的人家……真的好吗?
十五亩地?
麦芽儿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当年她也是农村出来的,那会儿家里可是肿了四十多亩地呢,父母又是勤劳肯干的人,可家境都不算富裕。十五亩地养活一大家子,咋活?
麦芽儿却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在乡下,能有个三五亩地的人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许多人连土地都没有,只能租赁大户的土地,所以才有“地主”这么一说。
张氏说的口干,这么一停下,正好看到麦芽儿不大高兴的脸。“咋了,芽儿?”莫不是姑娘不中意?
张氏这么一问,麦芽儿的心思更活泛了。
兄弟老三都要娶媳妇了,偏偏老二还没有,不会是有啥毛病吧?“婶子,那余家老二到底是啥人?”麦芽儿知道自己没有嫁妆,倒也没挑剔对方家事。
“这个呀……”张氏似乎有些躲闪,“俺没见过本人,不过听里正说他见过几次……是个顶俊俏的后生,听说嘴巴也挺能说的,是个不窝囊的。”
“嘴巴能说,不窝囊?”麦芽儿下意识喃喃,突然怪异的看了一眼张氏,“婶子,不会是个刻薄能生事的吧?”自古以来媒婆都是会说,张氏以前又是做惯了媒人,下意识的麦芽儿突然有了点儿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