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场景,当下一怔,“这是咋地啦?”丈母娘是啥人,一个村住了二十来年自然清楚。本以为找胡氏来帮麦芽儿参谋一下嫁人的事,谁曾想…….麦冬有些后悔,当下看向麦芽儿的目光就有些担忧。
麦芽儿心中一松,这个哥哥还不是无药可救。
“哥,嫂子呢?”麦芽儿没有提胡氏分毫,就把她那么晾在那。
麦冬一愣,“你嫂子在家躺着呢,说是肚子不咋舒服。”这个家自然是指的吴氏的娘家。
“俺闺女咋了?”胡氏嗖的跳起来,当下也不哭了也不嚎了。吴氏是她心尖尖上的闺女,这万一有个好歹,他们老两口下半辈子可指着谁。
“婶……娘……”麦冬叫的有些牵强,脸色微微一红,“您别担心,就是有些不舒服,没啥不妥的。”媳妇是个啥样的人麦冬心里清楚,再讲,他还是个大夫,自然不会让媳妇孩子有毛病。之前那么说,也是为了把胡氏支走。
胡氏当时松了口气,可还是不放心,“俺要回家看看,冬子你跟俺走。”不由分说,胡氏上手直接扯了麦冬。
麦芽儿看出了哥哥的无奈,当下一捂额头,虚弱的开口。道:“哥,你快给我看看,我头晕。”凭什么你吴家人到我们家指手画脚。
“芽儿你咋了?”麦芽儿撞过门柱子,头上还包扎着,麦冬当下就是眼圈一红,挣脱了胡氏就扶助麦芽儿。
“你快躺下,咋这样不知道爱惜自己,你这头……”麦冬叹了口气,“都怪哥没本事。你躺着,俺给你煮点儿药。”转身去了外屋灶台,麦冬神色黯淡。如果自己有本事,把家业过好,给妹妹置办一副好嫁妆,又咋能耽误了妹子。
被麦冬给扔到一边,胡氏本就不大高兴。这会儿子一看麦冬对麦芽儿那个小心翼翼的劲头,比对自家闺女还上心,当下更是撂了脸子。
“呦……”胡氏一声冷笑,“瞧瞧芽儿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家的千金小姐呢,咋这么个娇贵了?庄户人家的闺女,谁没个头疼脑热的,咋你就这么值钱呢……”说话夹枪带棒,说是冲着麦芽儿,更像是冲着殷勤伺候的麦冬。
麦冬在外屋烧火,准备煮点儿自己采的药材,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胡氏的话。
麦芽儿更是闭目合眼躺着炕上,完全一副半昏迷人该有的状态,完全无视胡氏。
胡氏闹了好大一个没趣,哼了一声,“冬子,你到底跟不跟俺回去?”
“去哪?”麦冬在厨房头也没抬,“这是俺家。”平日里被媳妇压了一头就算了,丈母娘还想给自己当家,如果不是看她是长辈……麦冬又叹了口气。
“咋?”胡氏登时就急了,“你妹子是人,俺家闺女就不是咋地?冬子你可别忘了,俺闺女肚子里可是你的种,你这是要干啥?想和离咋地?”
所谓的和离,指古代离婚制度中的一种。
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
“和离”始见于唐代《唐律.户婚》,在“诸犯义绝者离之”条后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问罪)。”和离需由丈夫签“放妻书”。后代循唐例,也称“和离”为“两愿离婚”,并为近代法律沿用。
胡氏这个时候提出和离,就是看准了麦家家穷,即使和离麦冬也不会娶媳妇了。试问,哪家闺女能不要聘礼嫁过来这样一个穷家。
再者,和离本身对男方的名声就是有污点的,不然男权社会,如果女方德行有亏,干脆就写休书了。
胡氏这样明显就是欺负人,偏偏麦冬还没办法。吴家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儿,吴氏才敢有事没事就在麦家闹闹,更有甚者逼着麦芽儿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