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董春柱也点点头,“正好,根生哥,俺家旁边那大片地都空着,你和嫂子不如就在俺家旁边盖房子,到时候咱们做邻居互相也有个帮衬。”
董春柱这一提议,不单单是春柱媳妇,麦芽儿两口子也动了心。
春柱两口子住在村西边,那右面不远处是一条河,一般人家怕发水不爱住那,麦芽儿心思一动,或许自己还能找到别的商机也说不定。
“这事儿不急,得跟里正打个招呼。”这时节盖房子不需要到官府申请房产手续,却需要里正给划界。
余根生这么一说,房间里的气氛又有些压抑。
上房的吵闹声传来,所有人都担心。里正能给余根生他们两口子划界吗?
麦芽儿细细思量了一番,就道:“我看里正是个有思量的人,到时候我去说。”成亲的时候她见过唐家嫂子,是个干净利落的妇人,还曾经帮过她,麦芽儿觉得她不该是那种小肚鸡肠的女人。“到时候我去跟里正家嫂子说一声这事儿。”
里正的唐家和余家没有亲戚,里正称呼赵氏为老嫂子那也不过一个客套,就像麦芽儿称呼唐满仓媳妇为嫂子是一个道理。
麦芽儿既然这样说了,其余人也没什么好主意,就都点头。
董春柱两口子又坐了一会儿,春柱媳妇看看时候不早就打了个招呼告辞。
董春柱似乎还想跟余根生说两句,被春柱媳妇掐了一把就不情不愿的走了。
两人出了门就听到春柱媳妇的数落,“咋那么没个眼力见呢,没看人家两口子正热乎啊……”
余根生和麦芽儿正在门口送人,听到这话就不约而同的看了彼此一眼。
麦芽儿微羞,就扭头回了屋。
余根生摸摸鼻子,突然嘿嘿笑了一声关了门。
“你干啥?”麦芽儿惊呼一声,就去打余根生的大手。“大白天的,你……”
没办法,媳妇太害羞了。
余根生收回落在媳妇腰间的手,“媳妇,这些日子难为你了。”家人对自己都是这个态度,媳妇跟着自己真是受委屈了。余根生轻轻揽住麦芽儿。
“你知道就好。”麦芽儿轻轻靠在余根生怀里,“那些不高兴的事儿都别提了,以后咱们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成。”赵氏和上房的人只是她人生的一个插曲,麦芽儿就当他们来是为了给余根生上一课的,以后他们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等搬了家他们还烦谁去?
“媳妇说的是。”余根生不住的点头,许是年纪大了才娶到媳妇的缘故,余根生远比这个时代一般的男人纵容媳妇。
“春柱家的狗蛋都五岁了。”余根生突然没头没尾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麦芽儿一怔,“是啊,春柱他们成亲可真早。”董春柱比余根生还小,孩子都五岁了,可不是成亲早吗。余根生今年不过二十三岁,在现代那刚够成亲的年纪。
见媳妇不解风情,余根生苦笑的摇摇头。
“媳妇啊,咱们啥时候也生个孩子吧。”
麦芽儿“……”
作者有话要说:我最近很勤快的,亲们,请撒花。
34第一宗生意
五里屯是周边几个村子的中心地带,老狼口和獾子洞都离这近,所以逢日子赶集都在这。
五里屯也就成了周边最繁华的地方,渐渐的就成了一个小镇。
五里屯镇不是很繁华,就一条大街。沿着大街两边是林林总总几十家商铺。今天是五里屯的大集市,沿路两边有许多小商贩摆了摊子。
“相公,这五里屯最大的酒楼是哪家?”麦芽儿今天是和余根生来卖豆芽的,第一次到镇上,看什么都挺稀奇的。
这五里屯也有意思,看着镇子不大,饭馆可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