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放在心上。
秋收开始了,余根生家里人多,女人和孩子根本没下地,韩大和韩忠,旺财、木一、木二还有韩奎,几个人都没用余根生伸手,两天就把所有东西都收回来了。不但是余根生家的,就连旺财家的两亩地也都收回来了。
麦芽儿又指挥大家把那土豆按照大小都分出来,大的留着以后吃,那小的就准备腌制酱菜。
还有白菜,麦芽儿也都晒了,收起来一部分,剩下的也准备开始做辣白菜。辣椒的事儿早几个月满口香就已经从南方大量进了,麦芽儿就是跟那边说一声,辣椒的事儿就解决了。
白萝卜也按照麦芽儿说好的准备了,麦芽儿又在村里相熟的人家收购了一些地瓜秧,那东西秋天到处都是,大家伙基本上都喂猪了。麦芽儿这出银钱一买,半天的功夫就收了两大车,还是免费送上门的,一共付出才两百个大钱。
有那得了信儿晚的,还哀声叹气的,自家地光秧没卖出去,留着也没啥用处不是。
麦芽儿高兴的什么似的,别人家秋收后又开始收地里的柴火啥的,他们家也没有柴火,麦芽儿准备过两天看看能不能买到,实在不成就去山上捡树枝。不然他们今年冬天可就难熬了。
家里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一起动员起来,每天光是处理那些地光秧的地瓜杆儿就得有好几大盆。考虑到这东西也就这个季节有,麦芽儿干脆又让旺财媳妇出去收了几大车。
地瓜秧是越来越多了,可是家里干活的人手就一下子显得捉襟见肘了。这两天不要说是成年人,就是狗蛋和小子也帮忙干活呢。春柱两口子收完地晚上也过来帮着忙活,可就这样那地瓜秧都要放坏了,还是有好几车没处理。
麦芽儿干脆想出来一个法子,让村里的人帮着弄,她只收成品。
收拾好的地瓜杆儿一个大钱一斤。村里得了信儿的,呼啦啦来了一大群媳妇、闺女的。别看这银钱少,可是那地光秧又不值钱,就是自家出了那都比放着强。
麦芽儿一看这个法子不错,就让韩忠媳妇和旺财媳妇挨家挨户去收那种特别小的土豆、茄子、黄瓜、豆角啥的。这个季节都是各种蔬菜下架的时候,庄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不少这些东西,本来都是要扔掉的,结果一听能卖钱,大家伙秋收后就都开始干这个。
一般秋收后庄户人家就都闲下来,结果可好,獾子洞村一反常态,别说女人,就是男人们也被拘在家里开始做这个。
唐包子两口子现在收完地每天几乎都长到了麦芽儿家里帮忙,晚上顺便治病然后才回家睡觉,第二天一大早还是准时过来报道,连饭都不做了。
麦芽儿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也不跟他们客气,只是吩咐厨房,最近的伙食一定要好。
余根生那边已经租好了铺面,一个三十多平米的小铺面,后面带着一个小套房,就一个院子,房子也不大。本来余根生都想买下来的,结果麦芽儿看了看那地方,觉得太小了,就没让,而是一年十两银子的租金给租了下来。
半个月后大家伙终于忙活的差不多了,麦芽儿家的人也都准备要好好歇一歇。
这个时候木一和木二突然来找余根生两口子。
“老爷、夫人。”木一、木二进来就行礼,一副欲言又止的。
“有啥话就直接说呗,是缺了啥还是少了啥咋地?”家里这些人都是实在人,干活都肯卖力气,别看木二年纪小人又聪明,可干活从不偷奸耍滑,麦芽儿两口子特别喜欢他这一点。
木二一阵犹豫,木一却干脆道:“我们想上山打猎,想让老爷、夫人给买两张弓,实在不成买一张也行。”
麦芽儿一怔,随即一喜,“你们会打猎?”自己这是不是捡到宝了?
“家里是猎户。”木二点点头,“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