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2 / 3)

找不到好的落脚地。

对于她这种重子轻夫的“恶劣”行径,郑凛想不到别的“惩罚”,只好在出发的前一晚把人酱酱酿酿到后半夜。第二天又在人醒来算账之前,神清气爽的驾着马车溜了。

桑叶醒来不见人,气得差点咬烂被角。

就在府试开考在即之时,又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回了李家村桑榆金榜题名,高中二甲进士!

这一日,整个桑家穿戴一新,脸上喜气洋洋的招待着上门道喜的人,比之前桑榆考中举人更要热闹数倍。

桑叶略作收拾,就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桑家。好不容易从道喜的人群中挤开一条路来到正厅,没见到报喜的人便喊道:“爹、娘,报喜的人呢呢?有没有说小弟什么时候到家?”

“你看你,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木氏嗔了一句,脸上的笑容却掩不住:“官差大人领了喜钱就走了,说你小弟在京城候差耽搁了些时日,这会儿应该在路上了,怕是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家。”

桑叶知道这个流程,就说道:“也不知道小弟能领到什么差事。”

她希望小弟能留在京城,先当个京官什么的。就算以后下放到地方,这资历到底不一样,地方上会看重几分,对今后的仕途也大有裨益。

不过,小弟只是二甲进士,名次不在前十,又没有背景,留在京城的可能性不大。要是下放到地方,为避嫌的话定然不会下放到云来县乃至府城,日后天南地北的见面都难了。

“你小弟是进士,领到的差事总不会差。”木氏不知道女儿的担忧,在她看来儿子都成进士了,是见过皇帝的人,前程肯定不会差。

“娘说的对,小弟这么厉害,肯定不会比别人差。”桑叶不想在大喜的日子说扫兴的话,就没把自己的预测说出来。

来道喜的人太多了,母女俩忙着招呼客人就没有多说。等到了下午,上门道贺的人就更多了,不仅有长居县城的举人,连县官们也遣了人,送上了厚厚的贺礼。

半个月后,桑榆在众人的期盼着回到了李家村。让桑叶没有想到的是,桑榆竟然入了翰林,成了一名正七品编修。

第515章 圆满

翰林院清贵,是储材之地,大庆朝亦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看似中了进士就能入翰林,实际上一甲必入翰林,二甲前十仅有资格参与翰林院的考试,只有考过了才能进去。

桑榆是二甲十七名,这个名次比起大多数新科进士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确实没有参与考试的资格。结果他意外的参与了不说,竟是真的入了翰林,桑叶很难不多想。

于是,客散过后,桑叶把桑榆叫了出来,问起入翰林的整个经过。

见大姐神色严肃,桑榆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事无巨细的将过程说了一遍。

桑叶越听越觉得不对,确认道:“你是说,翰林院考试的前一天,二甲前十名有一人生病了,便又在前二十名里找替补,因着只有你的差事还没有下来,就把你的名字添上去了?”

桑榆意识到了不妥,心里十分紧张:“一开始我也觉得诧异,只是机会难得我便去了。”

察觉到小弟不安的情绪,桑叶压下心底的怀疑,安慰道:“没事,这是你的运道,我就是好奇问问罢了。”

说罢,她装作不经意的说道:“翰林院是个好地方,只要待在里头好好做事,别掺和不该掺和的事,依你的性子定能如鱼得水。对了,你见过你的长官了吧?他是谁?对你的态度如何?”

桑榆转移了注意力,神色变得轻松了不少:“见过了,他姓谢,是谢家的旁支,对我很关照。知道我这次回来打算成亲,还主动给我批了三个月的假期。”

谢家是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