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2 / 3)

成品带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做。

郑大成挠了挠头,憨厚道:“东家说咋办就咋办,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我一定给东家办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接着道:“其实盖一个大作坊挺好的,把所有人集中起来干活,不怕有人延误交货,也不怕他们偷工减料,方便咱们检查好坏,相比起来省事的多,就是盖这么大的作坊太费钱了。”

桑叶皱了皱眉,看着他和三婶子问道:“延误交货日期,偷工减料的人很多?残次品也很多吗?”

三婶子和郑大成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郑大成涨红着脸说道:“一开始是有不少,一些人领料子前报的数量和交货的数量对不上,一问就说是做坏了不合格。后来我们发现他们故意这么做,就罚钱撵走了,只是这种事还是免不了……”

桑叶听完,没有说话。说到底,三婶子和郑大成能力是有,至少实心实意的给她办事,只是到底缺乏管理方面的经验,人少的时候还好,人一多弊病就显出来了。

三婶子和郑大成见她脸色不好看,心里惴惴的,有些后悔没有早些把这些事说出来。倒不是他们不想说,实则这不算大事,起先偷工减料贪小便宜的又是村里熟识的人,碍于情面不好管。

后来连招的外面的人也这么干,他们终于知道继续这样下去不行,就狠狠地发落了几个人。可是有些事一旦开了口子想堵住就太难了,这一年多来,他们为此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知道这不能完全怪他们,桑叶的脸色缓和下来:“既然这样,作坊势必要建起来,到时候我会重新定一些规矩,你们照着规矩办就好了。”

待作坊一建好,怕是得重新找一个管理方面的人才。只有把人管理好了,虎头制品才能长久的做下去。她不希望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一切,最后被那些仿制虎头制品的人超越,甚至是覆灭。

想到这里,她的目光落在了胡账房身上:“估摸着后期的人数会是比现在多一倍,建两个这么大的作坊,胡先生估摸着需要多少银子?”

胡账房详细的询问了修建作坊的一些要求,然后掏出账本写写算算。过了好一会儿,他给出一个大致数字:“两个容纳六千人同时做工的作坊,除去约一半的能每天回家的人,修建住处的花费最大,合起来至少需要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抛出来,惊得三婶子和郑大成倒抽了一口冷气,一个个傻愣愣的看着桑叶,眼珠子都动不了了。

一万两尚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桑叶直接拍板:“那就尽快动工吧,修建作坊的一应支出和事项就全部交给胡先生。胡先生若是忙不过来,大可以另外找人帮忙,工钱方面你定即可。”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胡账房够聪明,她相信他不会坑自己。

“谢东家!”胡账房小胡子一抖一抖的,对东家给予的这份信任十分激动,当即拱手应成下来。

第423章 笼络人心

胡账房给大户人家做过事,手上的人脉自然不缺,很快就物色到了两个合适的帮手,用桑叶给的第一笔费用分别在上郑村和桃源镇买下了八十亩地。

在上郑村买下的是一片荒地,每亩仅需要二两银子;在桃源镇上买的也是一块没有开发过的荒地,价格要稍稍贵一点,每亩需要四两银子。

这一百六十亩地,有八个足球场那么大,用来盖容纳六千人的作坊三千人的宿舍差不多够了。这些地统共花了不到五百两银子,在桑叶看来很划算,比起后期陆陆续续投入的费用简直不值一提。

官府来人、丈量土地,这么大的动静瞒不过村里人,很快他们就从三婶子郑大成那儿打听到郑家要在村子里建一个大作坊,以后大家都要在作坊里干活,不许把活儿拿回家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