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所说的“不愉快”,就是指年前牛氏和郑水青闹上门来,要求郑老头和孟氏出面,说服郑凛去城里给他们两口子找轻松又能挣大钱的活计这事。
当时桑叶在房间里安胎,没有直接对上这两个人,但是不妨碍她把这件事情说出来,给村民们一个牛氏故意陷害她的动机。
牛氏听罢,脸色瞬间就变了。只是她摸不清桑叶仅仅是随口一说,还是已经跟牛氏串通好故意整治自己,只得示弱道:“那次是我和夫君不懂事,冲撞了爹娘,幸得爹娘不计较,不然我们就是大不孝了。”
说着,牛氏乞求的看着郑老头和孟氏,希望他们能开口替自己说两句话。
如果没有发生牛氏算计胡氏造谣这件事,郑老头和孟氏兴许会心软,在人前为牛氏遮掩一二,如今二老就完全没有这个念头了。在对上牛氏的目光后,直接把头扭到了一边,假装没有看到。
牛氏见状,心都凉了半截。
其他人也不是瞎子,都看到了郑老头和孟氏的反应。这两个人的脾性,熟悉的人都很清楚,没有人认为他们故意跟牛氏过不去,只会觉得牛氏和郑水青夫妇俩做了很过分的事,彻底把人惹恼了,才不肯开口为儿媳妇说话。
人群里又议论纷纷起来,这一次议论的重点是牛氏和郑水青究竟做了什么大事,让一向好脾气的郑老头和孟氏灰心到连开口都不愿意的地步。结合起胡氏刚才的指认,一时间,众人看向牛氏的目光变得十分微妙。
当然,也有人质疑胡氏的话,不由得问道:“你跟牛氏向来不合,咋会听她的话陷害桑氏?该不是你陷害了人故意把这盆脏水泼到牛氏头上吧?”
这话一下子戳到了真相,胡氏心里一慌,面上定定的稳住了:“是,我跟牛氏是合不来,可也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我跟桑小婶儿也没有深仇大恨,要不是牛氏挑唆,我能干这缺德事?”
生怕众人不信,接着胡氏就把牛氏如何挑唆怂恿自己的经过半真半假的说了出来。只是在她的叙述中,牛氏看似无意的话变成了刻意,还说牛氏私底下找到她,以重金引诱她陷害桑叶。
她自己一时鬼迷心窍就帮着做了,后来听说郑凛这位堂叔四处打听造谣的人,她本来就害怕,又觉得这种事情太缺德,才会在今日主动招了,希望能得到老郑家的谅解。
撒谎不一定有人信,像这种半真半假,谁也反驳不了的假话倒是更能引起别的怀疑。胡氏说完后,众人看向牛氏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了。
牛氏见状,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指着胡氏尖声道:“你撒谎,是你陷害我!”
胡氏忍住扑上去厮打牛氏的冲动,苦口婆心的劝道:“牛小婶儿,桑小婶儿受婆家的信重,是她自己的本事,她有大屋子住也是她命好嫁了能干的檩子叔,您处处不如她也不亏!只要您肯认错,这事儿兴许就能善了,别的我不管,我还有男人和孩子,不能让老天爷把我的过错降罪到他们身上,您啊,就认了吧!”
多说多错,如果胡氏一味的把责任往牛氏身上推,继续掰扯她如何如何挑唆自己,大概很快就会露出马脚。如今她这样规劝牛氏,又一副后悔不已的模样,反倒让人对她的话深信不疑。
见时机差不多了,桑叶再次开口了,不敢置信的问牛氏:“弟妹,胡氏说的都是真的?”
牛氏脸色再次一变,极力否认:“大嫂,你相信我,这事是胡氏自己的主意,她想陷害我,我真没有做啊!”
桑叶露出万般痛心的神情,看着牛氏忍了又忍到底没有忍住,凄凉的说道:“当初你跟二弟找上门来,希望爹娘能替你们开口说通夫君,让夫君也把你们安排到城里做工。爹娘不知道夫君能不能办妥,就说等夫君回来再说这件事,你们夫妻偏偏不肯,还大闹了一场惹得爹娘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