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不一样?”
郑凛的名字,是在他十五岁那年第一次回家时上了族谱。上族谱那日不是正月初一,只因他要从军,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族里便提前开了祠堂,将他的名字添上了。要是不幸死在战场上,也能享受族里供奉的香火,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回来后的这几年,他就只有去年在家过年。祭祖又十分繁杂,他把自己该做的做了,也就没有留意族里是否给人上族谱。
郑老头这才知道小两口不知道每年的正月初一,是郑氏一族祭祖的日子,也是为新添的人口集体上族谱的日子,便解释道:“寻常祠堂不许女子进去,郑氏的媳妇就只有在嫁过来的大年初一有机会进去,由族长亲自将名字记在族谱上,这样才能真正成为郑氏的媳妇。”
接着,郑老头就把上族谱的讲究也细细的说了一番。
郑氏是个大家族,到底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上族谱的讲究也很简单,大致就是进入祠堂后,要给郑氏的祖宗磕头,然后跟着族长把郑氏媳妇该遵守的妇则念一遍。念完后,由族长亲自把名字添在族谱上,再拜一拜祖宗就礼成了。
当然,每年四个郑姓村子的新妇有好几个。这些新妇会一起进入祠堂,一起完成这些仪式,不然一个个的来就太耗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