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最主要的是,赵文轩也知道他爹虽然是本地人,但很久之前就迁出去了,他现在回来,大家虽然接纳他们,但还是有人觉得他们只有娘俩,来历有些不明,怕他们以前惹来什么麻烦,所以赵文轩婚事才比一般的秀才艰难些。

他又不想和那些秀才之女结亲,再加上这一年年,他娘的眼睛逐渐模糊,看东西都快模糊了,他有点怕了,这才松口可以和商户结亲。

他本身是秀才,考上秀才的年龄又小,加上人长得不错,正好是白面书生型,所以还会有大把的商户想把女儿嫁给他。

最后考虑许久,才选定林家的旁支,虽然这家是商户,但就像顾青云说的,风评不错。

顾青云听何谦竹和他念叨过这些,只是想起赵文轩之前对商户隐约的鄙视,顾青云觉得这世事挺奇妙的。

这一顿饭就吃了一个时辰,大家很久没聚在一起了,都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其中何谦竹和赵玉堂都已经结婚生子,他们之前正处于新婚期,不太乐意出来。

赵玉堂现在甚至已经是一个一岁多小男孩的父亲了,他的妻子现在已经怀第二胎。

只有何谦竹,现在还没当上父亲,其实不是没当过,是刚怀上没多久就落胎了,为此他们夫妻俩伤心不已,直到最近妻子又有身孕,这次都六个月了,怀像很好才通知他们,何谦竹的气色这才恢复过来。

顾青云知道这也许是近亲结婚的结果,可这时代,近亲结婚的事情比比皆是,除了要小孩难点外,其他的好像也没两样。当初知道他们是表兄妹结婚,顾青云也不敢去劝阻,也没有立场去劝阻。

包括他自己也是近亲成亲出来的,他只能庆幸他娘的血缘关系和奶奶不是那么近,起码隔了两三代。

饭局快要解散之前,赵玉堂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今年还要去参加院试,这次一定能中。

对此,顾青云等人只能祝福他了。

唉,去年顾青明和他还是没能考上秀才,这不能不让顾青云感叹科举的难度。他觉得顾青明平时学得挺好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考场上,有时候就是记不得那些知识,平时能答对的竟然在考场上答不出,一出考场就后悔不已。

只能说这是考场焦虑症,他太紧张了。

顾青云今年给他做了特训,像他以前做的一样,把顾青明关在屋子里三天,不和他说话,也不知道今年考试的时候会不会有用?

何谦竹的宅子离县学不远,散场后两人就一起走回去,顺便消食。

在路上,何谦竹就问道:“刚刚在饭桌上不好问你,怎么样?方大人准备收你为弟子吗?有透露这方面的口风吗?”

顾青云一听,苦笑不已,摇头道:“现在还没有,他好像真的没那个意思,不过我觉得已经很值了,他教会我一些东西,现在我的经义水平比以前提高一些了。”这是顾青云最感激他的地方。反正他是不会怨对方的,因为他早就言明自己不收弟子,是自己硬凑过去的,就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是自找的。

不过他觉得自己挺幸运的,现在方仁霄偶尔会讲一些他当官时遇到的人和事,骂骂朝廷的大员和上官,说某个政策狗屁不通,简直是为难他们这些下属等,虽然只听了只言片语,但顾青云觉得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起码他知道现在的皇帝陛下励精图治,提拔人才讲究实用性,不喜欢用那些书呆子,想用科考考出一些能干实事的人。

不过内阁的阁老们却有几个有不同意见,觉得应该维持原样,经义的比重要加大,让考生们多读点圣贤书,德比才更重要。

对此,顾青云还真有点担心,生怕他明年去考乡试的时候,主考官正好是传统的代表,那经义、诗文的比重会增加。

除此之外,顾青云还可以看方仁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