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何叔不会把我的真实情况透露出去的,反正我又不用真实姓名,别人不会知道我在写话本的。”他连方子茗都没告诉,每次都是顾青明偷偷摸摸去和书肆联系的。

在时人眼里,编写话本是下层文人的一种谋生手段,看话本的都是只上过几年私塾的人,他们也有的需求。他们读不懂艰深的经史子集,也没兴趣去读,只有话本这类通俗最适合他们的口味。

其实那些闺阁女子和一些文人也喜欢看,但只能偷偷看,一般都不会说出去。

所以才说写话本上不得台面,可偏偏又有一批文人靠着它谋生。

“那你小心点。”何秀才想起儿子回来偷偷跟他说起的事,他没想到顾青云这么小的年纪,写出的话本竟然还有一大堆人追捧,忍不住叹道,“老夫还真老了,不管你这个,不过你要记得自己读书的目的才好。”

“夫子,您就放心了,我会的,我还想考个举人回来呢。”顾青云见他松口了,心里也高兴。他现在一共写了四篇话本,如果以后写更多的话,何林还说可以合在一起出版印刷,到时又可以得多一笔钱。

他现在写的都是市井,以普通人为视角,里面加一点人生哲理或心灵鸡汤之类的进去,再加上他的文笔朴实自然,没什么生僻字,何林说貌似读者反映都不错。

现在真的没钱啊,官府每月的补贴刚好够他的生活费和伙食费,这还不包括他的棉袄和棉被呢,这都是之前在家做的。

他现在正在发育期,饭量大增,也会逐渐长高,以后估计每年都要做新衣服,那又是一笔钱。郁闷,一件好点的棉袄都要一两不止的银子。

加上过年前送礼给训导和教授,又是一大笔支出,他在王家挣的钱都搭进去了。平时笔墨纸砚的支出还得靠自己抄书写话本来挣,幸亏府学里有藏书楼,可以免费借读,要不然花费更多。

钱永远不够用呀!顾青云感叹。

到了桃花镇,正好遇到他爷爷在搭客。顾青云和顾青明都很高兴,把行李都放在牛车上,不顾顾季山的反对,决定自己走路回去。大冬天的,牛车没有车棚,实在是冷啊,还不如走路暖和呢。

第49章 死亡

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顾青明还问顾青云何秀才把他叫去的事。

顾青云把事情说了一遍。

顾青明一边甩着手臂,一边道:“读书可真花钱啊,青云我支持你继续写,反正我觉得你写的比别人的好看,可是别人的文字看起来比你的更有内涵,好奇怪,我问过阿智他爹了,说还是你的话本卖得好。”

顾青云微微一笑,说:“其他人的文字是很好,可他们的文字有些不适合读话本的人的口味,你看那本什么遇仙女,里面景色的描写是绘声绘色的,用词很典雅。”

他背了一段,“每至春时,红绿间发,宛如西湖胜景。沿湖遍插芙蓉,湖中种五色莲花。盛开之日,满湖锦云烂熳,香气袭人,小舟荡桨采菱,歌声泠泠……你看,这句子是很美了,可是不符合人们的口味啊。”当时他抄写过这话本,觉得作者描写的景色很引人入胜,所以就背下来了。

顾青明恍然大悟:“难怪,看到这些我都是跳过去不读的。”他现在读书很努力,话本偶尔才看一次,也不再沉迷。

毕竟他都快是要成亲的人,得有个功名才能给娘子更好的生活。

“就是这样。”顾青云耐心解释一遍就不说了,心想:问得那么详细,莫非大堂哥还想着以后自己创作话本?

回到家后,顾青云就度过了一个忙碌的假期,单是春节要帮别人写对联就忙了几天,再加上过年了,家里要给何秀才、亲戚们送年礼,当然,除了涉及到他的同窗同年外,其他的都是家里在安排。

大年初一去拜见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