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戏文了,哪能跟现实生活一样?”顾青云哭笑不得,发现家人对自己评价太高也是一种痛苦。
才刚回来还没两天,他就发现家里人的心理貌似都有些浮躁,大家都被村里人的奉承弄得轻飘飘的,感觉都快飞上天了,和别人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地大起来,于是才有了这段话。
他继续说道:“一般人考上举人都得二三十岁,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多少,这次考上秀才都是运气好才上的,秀才之前大部分是考背诵,只要勤奋就行,可是举人就难了,要有个好老师教你。万一以后我考不上举人呢?那就不可能当官了。”说着就把考举人和进士的难度给家里人仔细普及了一遍。
顾大河理解儿子的意思,生怕家里人觉得举人容易考,以后对儿子失望,就帮腔道:“是啊,我在郡城问过别人了,很多秀才考到老都考不上举人,那些人也和栓子差不多,十五六岁就考上秀才了,可是举人一直没能考上。在我们家,又没有钱,没有关系,想找学问好的夫子教都难找,只能几十号人一起上课,那时只有一个夫子教,顾不得那么多学生的。”
可以说,顾青云和顾大河这段话,把顾家人这几天翘起来的尾巴都打掉了。
他们还以为顾青云能轻易地一直考到最后呢,毕竟他一直都很顺利地一关一关过的,没想到举人和进士竟然那么难考。不约而言的,他们之前在考虑的时候,都把顾伯山的遭遇忽略了。
“咳咳,看看咱大伯就知道了。”顾大河提了一句。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科举的残酷性,这些日子的美好想象顿时不翼而飞。
第43章 吃惊
“奶奶,如果你有个女儿,你家里很富裕,又有人当官,那你乐意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乡下小秀才吗?”顾青云又问道,“乡下和城里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一顿饭可能就花费一两银子以上,嫁过来后,习惯肯定和咱们家格格不入,那时大家都不好相处了。对方势大,我们有求于人,就得捧着她,我不敢生她的气,可是你们又是我最亲的人,我帮谁都不好,夹在中间也难受,一难受,我就不能专心读书了,考举人的时间也遥遥无期,唉。”
顾青云故作忧愁状。
老陈氏已经把思绪沉浸在顾青云营造的想象中了。
顾青云又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分析了一遍,虽然他觉得自己是在胡言乱语,可万一呢?还是先要打好预防针。
老陈氏陷入了沉思,就是一直旁听的小陈氏和李氏也在思考着。
只有家里的男人们频频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栓子,不能娶农家女,又够不着大家闺秀,那能娶谁?”李氏眼珠子一转,问道。
“和我们家门当户对的就行。”顾青云其实也没想过,不过如果非要自己成亲的话,那他宁愿娶一个识字的姑娘,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爱上对方,但他保证,一定会对她体贴,不会有二心,尽最大的努力让对方和自己成亲不觉得后悔。
“奶奶,你等我考上举人再给我说亲吧,我现在不想这个。”顾青云最后说道,很是严肃。
“就听栓子的,以后他的婚事要他同意才行,栓子和我们不同,娶的媳妇要他自己满意才行,以后两口子才能和和美美,栓子才能把精力放在读书上。”顾季山吐出一口烟气,总结道,“至于其他人说的什么亲戚女儿,你们都不能随便应诺。”
顾青云这才知道,自从大家知道他考上秀才后,附近的人都想着下手快点和他定亲,就是李氏也被她娘家大嫂说动了,想把她大嫂的女儿说给顾青云,可惜她刚一提,就被老陈氏拒绝了。
顾季山毕竟是一家之主,只要他出声了,这事一般都是按照他的吩咐办。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