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弟妹到底是什么意思?她是想我们栓子好呢还是不好?她是觉得李秀才好还是何秀才好?”
顾大河皱眉沉思。
小李氏看了他一眼,继续梳通头发,道:“我觉得呀,她是既想栓子考上秀才好沾光,又怕栓子久考不上花费的银钱太多,影响到她儿子。”心里暗自羡慕对方生养了两个儿子,不过转眼一想到自家已经快长成、贴心懂事的乖儿子,这点羡慕就立即抛到脑后了。
“大伯和镇上的两个秀才都有交情,以他的意见为重,不过我也要去问一下别人的评价。”顾大河最后做了决定。
274.哭声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 不过有支出也有收入, 顾家的银钱也跟着增多。前几年还不明显, 等顾青云八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说服力,就开始跟着他爹去县里的书店, 在书店里看免费书。
回来的时候, 他就会假借农书之名, 在家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农业知识说出来,成不成由大人们决定, 他不强求。
顾青云所说的方法, 一个就是套种, 苞谷(玉米)地里可以套种大豆、南瓜、黄瓜和豌豆, 大蒜可以和土豆、油菜一起套种,这样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土壤。这些都是现代他读书的时候学到的知识,加上在村里耳濡目染,到现在还记得, 就赶紧说出来了。
刚开始顾季山还觉得他在胡闹,种苞谷就种苞谷,没听说和大豆一起种, 两个都能提高产量的。不过后来顾青云说了几次, 他想了想,觉得这也没见浪费什么地, 于是就打算试试。
主要是给孙子一个面子。如果关系到稻谷的话, 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结果那一年的苞米和大豆大丰收, 每亩苞米比往年都多了一二十斤,八亩旱地还额外收了大豆200余斤。
虽然如果卖出去的话只能多得330-360文钱的收入,但对于农家而言,这已经可以每月多吃两次肉了。
自那以后,顾家觉得让顾青云读书真是太明智了!
顾季山见此情况,就乐颠颠地跑去跟顾伯山说起这个情况,还埋怨他怎么没早点告诉他种地还有这么一个方法。
顾伯山也很郁闷,他从不下地,怎么会看那些什么农书?
一怒之下,第二天他就把顾青云带到县城,询问是哪几本农书。
顾青云熟门熟路地在书架上找出《泛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这四本书给他看。
顾伯山赶紧拿出来翻了翻,看了好大一会,还是放弃了,摇头苦笑道:“嗳,大爷爷对这些实在是……”
顾青云咧嘴一笑,拿出一本更厚的农书,笑道:“大爷爷,这本是前朝出的,内容很全面,我说的内容里面就有。”
顾伯山接过来看了看,足有三指厚的书本重量很足,看看价格,呃,还不如不看呢。
两人最后还是没买,虽然知道这书对农业有用,可价格实在是感人,舍不得啊。最后,顾伯山给顾青云买了一刀(100张)的纸,自己也买了两刀。
另一个多出的收入就是出售鸡和鸡蛋的收入了。顾青云并不是那种只顾着读书,其他的事都不管的人。他每天总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喂鸡、给鸡找食物,打扫鸡舍等。基本上,只要是有关鸡的,都是他在干,慢慢的,家里人就默认鸡是他在管了。
刚开始顾季山和老陈氏还不让他干活,但经他劝说后就默认了。这样一来,二叔和二婶对他的意见也没什么大了。
顾青云觉得现阶段还是团结最重要的,家里的劳动力缺乏,10亩水田8亩旱地,三个男性劳动力放在平时还勉强可以,农忙时节就不行了,根本就做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