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顾季山和老陈氏还不让他干活,但经他劝说后就默认了。这样一来,二叔和二婶对他的意见也没什么大了。
顾青云觉得现阶段还是团结最重要的,家里的劳动力缺乏,10亩水田8亩旱地,三个男性劳动力放在平时还勉强可以,农忙时节就不行了,根本就做不过来,还得家里的女人去帮忙。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分家,大家有劲往一处使才行。
话说自从顾青云四岁开始喂鸡后,他就一直很注意总结养鸡的经验。刚开始他们家只有7只母鸡2只公鸡,慢慢的,每当母鸡要抱窝的时候,他就会让它抱。
于是,不知不觉的,家里的鸡越来越多。顾青云就让顾大河专门起了一间鸡房。材料不用多好,就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错别字待改。看清爽的就到【顶点网 o】
263.水利
A ,最快更新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最新章节!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 否则要等12小时。 乐文移动网 顾家人都很高兴, 如果有牛,种田就会节省劳动力,其他人就可以有时间干点其他活,挣的钱肯定比现在多。
“栓子, 这个消息你要告诉你大爷爷一声,他们家肯定会买的。”顾季山吩咐道。
顾伯山家里情况虽然比顾青云家好, 但他家劳动力更少, 只有顾申河夫妻俩能干活, 现在只要是农忙时节都要请短工。
“可是,这又没证实是真的。”顾大河有点顾忌, 见顾季山露出不赞同的样子,忙道,“我这不是怕大伯说栓子听风就是雨吗?”现在别看顾青明比栓子大5岁, 开蒙也比自家儿子早, 但那学习进度完全比不上儿子快的。
这不, 大堂嫂就对栓子有点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小陈氏不愧和顾大河是夫妻, 听丈夫这么一说,她就明白了, 忙对着老陈氏说道:“还是娘去和大伯母说比较好。”
老陈氏一听, 就懂了, 低声骂道:“陶氏那个遭瘟的, 我们栓子是比小明会读书, 可他们都是兄弟,栓子好了,小明以后不就能跟着好吗?她犯得着给我孙子脸色瞧?又不吃她的喝她的。要是连这个都妒忌,我早些时候早就被自己酸死了!”
“行了行了,都陈年旧事了,你还老说这些作甚?吃饭吧,待会饭菜都凉了。”顾季山见话题扯到早年大哥读书的事情上,立刻转移话题。
老陈氏白了他一眼,把农具一一放好在杂物间后才洗手。
“爹,二弟他们还没回来就开始吃了?”顾大河忙道。
“不管他们,都回娘家了,难道还会饿着不成?实在不行,待会自己煮,家里又不是没吃的。”老陈氏心里还有点怨气,口气也跟着不好。
顾青云无奈一笑,他现在已经学完四书五经了,虽然只是粗粗过了一遍,但进度还是非常喜人的。相比之下,顾青明就差了一点,他才学到《周易》,《礼记》和《左传》还没开始呢。为了这,本来对他态度挺好的陶氏就有点不对劲了,大概是因为自己总被大爷爷拿来和顾青明做对比吧?
可是这能一样吗?一开始顾青明学习就不是很努力,到后来自己的进度跟上他了,他这才产生紧张感,于是发誓要刻苦学习,可惜他的努力和信誓旦旦总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不久就会故态萌发。这样的桥段一再发生,幸亏有大爷爷的督促,他才能一直进步。
顾青明和自己不同,他长于交际,人又义气,在村里一众小伙伴中那是一呼百应的,于是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就少了。而且大爷爷家里经济实力比自家好多了,他完全没有危机感。
不像自己,发自内心想读书,想依靠读书改变命运,这样一来,产生的效果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