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响没动,一旁正在梳通头发的简薇开口问道。
顾青云做了几个俯卧撑后才回道:“今天我的一个同年准备请假回乡,我就想起爷爷奶奶他们了,三年未见,即便上次三元送爹娘回来时说他们身体还算硬朗,可到底没有亲眼看见,不放心。”他虽然又在京城住了三年,可因为前两年爹娘来京和他一起住,不满足请假的条件,没有和父母相隔千里。
他这么一说,简薇也被勾起了思乡之情,她停下动作,看了着镜中的自己,再看看镜子中跳跃的烛火,目光迷离,低声道:“是呀,我也想他们,还有我娘和弟弟,我爹。也不知弟弟现在如何了?上次娘亲来信,弟弟学业火候还不够,要等个两三年才能下场。”
“阿琼如今才十二岁,等个两三年也不迟。”顾青云觉得十五六岁下场才是正常的,学识更扎实,可以一举考过院试,成为秀才。
至于他家的二弟和三弟,前两次院试机会都没能抓住,如今两人还是童生,就看今年八月的院试了。
当初他得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是心急如焚,很是失望,忍不住的,又在京城收集一堆参考资料寄回去。想到两人今年一个二十二岁,一个二十岁,还是童生的身份,就恨不得飞回去给他们上课。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他们的学识已经够了,就是差了点运气,临场发挥不好,精神压力过大。
再想到他大堂兄顾青明二十好几才考中秀才,顾青云就淡定了。这些年他在京城遇到过一些少年才子,都是十五六岁就考中秀才的,厉害一点的十二三岁就考中了,甚至还有比他当初还年少的,十一岁就中了廪生,于是眼光也跟着高起来。
不过堂弟们科举不行,倒是在子嗣方面很厉害。二弟已成亲两年,如今生有一子,一岁半,前不久接到信,二弟妹又怀孕了,估摸着三个月后孩子就出生。而三弟去年刚成亲,三弟妹也是有孕在身。
他们成亲的对象算是门当户对,出乎顾青云的意料,二叔和二婶为堂弟们选择婚事时,选择的都是家境较为富裕的,对方的产业没有大到一定程度,没有入商籍,可商铺还是有几间的,而且家中也是大族,有靠山。
顾青云原本还以为二叔和二婶会为堂弟们选择书香门第的女孩子呢,当初他们把成亲对象的家庭情况写在信中询问自己的意见时,他还为此大吃一惊。不过在知道对方人品不错后,他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事实上,他也不会反对这样的事,他毕竟是晚辈。
想到科考,他就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小石头,他现在快学完五经,速度很快,在算学、律法方面更是有他的教导,每次考试时都很少失分。
小石头考秀才是要回原籍的,顾青云在想什么时候才放他回去,如果他学得好的话,没有必要一定要等到十五岁。
*
当顾青云因为出版算学书而得到上官的赞赏,并让他正式接触业务知识时,他的《白蛇传》也开始发售了。
对此,顾青云是非常关注的。毕竟他相当于从头开始,能不能成功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147.学习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六小时。 要知道,姓顾的虽然只有五房四十多人在林溪村,相对于苗家和李家的七八十人显得人少,但村长可是顾家的呀。
现在苗、李、顾三家鼎立,中间还有几户零散姓氏的人家,大家都比较平和,村子对外也很团结。
论起关系,当然是顾季山和顾伯山血缘最近了,可顾大河和顾二河都没能读成书,顾伯山只活下了一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是顾申河,他年纪和顾大河差不多,也是个读书不成的,只能认识几个字。
顾申河娶妻陶氏,生了两个男孩,就是顾青明和顾青亮,因此陶氏在家里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