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名声,咱们临阳府除了官学,还没有私学。”有一天,顾传恪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地问出声。
顾青云闻言就抬眼看了他一眼。
十五岁的顾传恪身材修长,五官俊俏,他刚从书院结业时,还带着几分书生气和稚气,但跟顾青云回乡的这段时间,他作为唯一陪在身边的小辈,经常被顾青云提溜出去见人,慢慢的,待人接物变得落落大方,比以前更胜一筹。
“现在还不到时候,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助手或伙伴。”顾青云耐心解释,“想办一间书院对咱家来说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让书院一直维持下去。你想想,那些辞官回乡办学的人,他们的书院最后存在多久?”更何况他以后办的不一定是书院。
“绝大部分的书院在创办者本人去世后撑不了多久。”顾传恪若有所思。
现在大夏出名的书院只有几间,一间是隔壁省的岳麓书院,一间是江浙地区的清远书院,还有就是京城的两家书院稍有名气,不过这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结果还是不温不火。
皇家书院倒是闻名整个大夏,可那不是普通人能读的。
顾青云点点头:“不能只有我一个老师,爷爷只有一个人,精力有限,就是三头六臂都无法胜任,无法达到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