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云借着光,慢慢的,等到达正阳门的街道时,顾青云前后一看,就见一辆辆马车排成一队,蜿蜒而去。这时候,灯光已经很亮了。不过此时天色已白,不用灯光也能看到路。

卯时还没到,顾青云就到了正阳门,这时候顾青云左转,方仁霄右转。

分别的时候,方仁霄掀开窗门朝他点点头,说了一句:“好好做。”

顾青云挥挥手,微微一笑,道:“老师,您放心。”

翰林院没有顾青云想象中的高大上,房屋格局都是四合院的样子,只是用的建筑材料更高级罢了。

进门就先经过门房,那里有一名身穿绿袍的中年官员在桌子后面坐着等候。

那人看到他连忙站起来行揖手礼,口中说道:“下官梁唯,见过大人。”

顾青云一看他的行礼动作和身上穿的衣服,知道这是正九品的翰林院侍书,忙回了个答礼,笑道:“早,梁侍书,这是要签到吗?”

他很是郁闷,没想到这个年代当官也是要签到打卡的,还规定官员无故缺勤,缺一天打二十板子,每年凑够三十五天就判一年徒刑,官就没有了。

据方仁霄说,有些还没到致仕年龄的,偏又年老体衰的官员,平时上班那是拼了老命也不敢迟到。如果实在不行,宁愿提前致仕,免得到了最后没体面。

在梁侍书这里签到后,顾青云看了下已经签上的名字,只有几个而已,心里很是满意。

等过了卯时,所有人都到了。

自有翰林院的孔目(未入流官员)把他们这些庶吉士带到一间明亮的房屋,里面摆有十套桌椅,介绍说这是他们这些庶吉士办公的地点了。

顾青云舒了一口气,有个自己的地盘就好,虽然是集体办公。

他和方子茗两人找了个一前一后的位置坐下,他们报到的时间已经算是很晚,除了有一位四川的庶吉士还没来报到,其他七位都到了。

大家早就在殿试后聚会过,都是熟悉的人,所以现在一见到他们,打完招呼后,顾青云还算是放松。

一问才知道,他们都只是比他们来早十几天而已,不过已经各自分配有任务了,匆匆说几句后,大家还不太熟悉环境,不敢大声说笑,只好埋头忙活着。

顾青云看着桌子上摆放的笔墨纸砚,一一细看后,发现都是质量上乘的,这让他见猎心喜。

现在没人理会自己,顾青云只能随手在桌子上拿起一本诗集翻看打发时间。

翰林院是正五品的衙署,最高领导是正五品的学士,姓吴,顾青云见过他,是一个大约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面无胡须,五官端正,是朝内外名声很大的名士。他和对方打过交道,知道对方说话简短有力,做事很干练。

据说吴学士的书法造诣非常高,还在诗赋、天文地理方面有所涉猎,知名度非常高。

他的手底下有四名从五品的官员,分别是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各有两名。

顾青云觉得,这就是他们翰林院的领导班子。此时他们正在开早会,等开完会,估计就是安排他们干活的时候。

没让他们等多久,吴学士就召集大家在庭院中开会,把顾青云、方子茗两人简单介绍一下,并指定一名苏姓侍讲做他的教习。

方子茗的教习是那名姓岑的侍读官,同样的正六品。

顾青云有些惊讶,这是张修远说过的岑侍读,据说他不怎么好相处啊。

至于教习,这是翰林院对庶吉士的培养,都是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而教习是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中选择学问优异者担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