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京察之后,赐裴少淮身兼少詹事一职。”
这句“慧眼识才”怎么听都像是在夸皇帝自己。
皇帝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道:“众位爱卿说不能急着升其官衔,那便平调罢,正五品调正五品。”
众人赫然反应过来。
“朕记得考功郎中迟迟未定人选,京察在即,那便由裴少淮暂任罢。”皇帝言道。
更方争争吵吵抢了数个月,一直没能分出个胜负,悬空着的考功郎中,竟这般轻飘飘定了下来,落入了裴少淮囊中。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可他们方才的谏言,只说了升官衔太快有所不妥,皇帝亦爽快应允了,眼下如何还能继续驳“平调”?
无怪皇帝方才那般爽快。
听着像是答应了众位官员们的“恳请”,话锋一转,反倒给得更多了先当考功郎中过过瘾,京察之后,身兼两个正四品官。
总有那自以为“身正”,胆大冒头的,皇帝已表明了意思,还有人站出来道:“皇上,微臣有谏……”
皇帝保持着威严,只淡淡问了一句:“众爱卿这般多谏言,是京察自陈、堂审皆已准备妥当,对数年间的功绩气满志得了?”
第216章
皇帝句话,显然不只是说与那位冒头谏言的官员听的,而是告知廷下诸位有这闲心“挑剔”京察考官,不如回去好好准备。
廷下顿时寂静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