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座师大人筹划得当。”裴少淮谦道,又言,“钱币,泉水也,流通则汩汩不止,生生不息,若是屯于一处,不日则会成为死水一汪,泉眼枯竭……铸币之后,更重要的是让它流通于市,请座师继续助门生一臂之力。”
裴少淮在朝中根基尚浅,要让银币兑换尽快铺开,绝非他一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是自然。”张令义应道,“本官素来不算通晓银钱之道,这月余反复琢磨小裴大人当日廷议的话,才明白驭财亦是兵家之道也,造币者永远比用币者更具话语权……老夫必定竭尽全力推行此法。”
……
几日后,早朝之时大殿之上,张尚书出列道:“禀圣上,微臣与裴给事中试铸银币,已初得成效,请圣上过目。”
“准。”
礼部当值官员高呼:“呈!”
小官受捧端盘,铺着红绸,几枚银币依大小摆在其上,呈到天子面前。
朝上的文武百官们都抬头张望着,亦好奇新设的宝泉局会铸造出什么样的钱币,只可惜相距太远,他们只能见到皇帝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待皇帝逐一拿起银币,置于手中把玩,喜色愈浓。
皇帝收了几分威严,一时起兴,笑着吩咐道:“诸位爱卿且肃静。”
场下无声,一片安静。
只见皇帝拿着银币,像平民百姓验钱一般,在耳畔用手指弹了弹那枚大龙币。
大殿内有扩声之效,只闻“嗡”的一声银鸣不绝。
第113章
只听一声仿佛还不够过瘾,这回对准银币,使劲又弹了一下,银鸣清脆,如风吹铃响。
皇帝几乎忘了底下还有一群臣子翘首以待,自顾自地开始把玩银币,端详银币的每一处细节。
置于手掌上,甸甸坠手,银面光滑如镜,特有的银亮色做不得假。
正面镌刻着两圈同心圆形绳纹,正中是竖排隶书的“贰两”字样,正上是随圆弧均匀排布的“成顺元寶”,正下是小两号的“宝泉局监制”,用指心去触摸,犹可感受到每个字的细小纹理而不剌手。
这些字样虽是隶书,笔画中却藏有些许苍劲之意,皇帝第一眼就认出了是谁的字迹。
五个银币皆翻到背面,置于红绸布上,这几个图案才是关键,最得皇帝的欢心。
甸甸稻穗说丰年,长河入海望不尽,东岳登顶览众山,巍巍皇城帝王气,团龙腾云戏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