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大姑爷站出来,说要与他们顽飞花令,言道:“新婚大礼,两家结好,不如就以姻缘婚嫁为令,以唐诗宋词作答,请兄台接令。”用诗词歌赋顽飞花令送贺语,十分合时宜。

裴少淮一听,转头望向弟弟,恰好弟弟也望过来,两人会心一笑。

有少津这张王牌在,飞花令根本无所惧。

裴少淮心想,还是先别让少津出场了,于是上前一步,道:“回令,宋赵必《贺新郎》,天上姻缘千里合,喜乘槎、先入银河路。”

与苏家姑爷对令四五个会合,完全没有落于下风的意思。

苏家人见裴少淮是自己站出来的,以为他背诗最厉害,才主动“应战”,于是纷纷嬉闹着起哄,要另一位男傧相来接令。

言成笑问道:“你们当真要换人上场?”

“对,换个人,比试比试。”

“嘿,你们可不许反悔。”

于是苏家姑爷又出令,道:“今日良辰吉日,雪后初晴,就以‘雪’与‘晴’为令,请兄台接令。”

裴少津上前一步,端着手,不缓不急开始回令。

裴少淮、徐言成、徐言归三个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少津大展身手眼前这个人,可是一部行走的唐诗宋词啊。

那么多典故都背了下来,还差这些诗词?

言归悄声说道:“淮小舅啊,你一会儿拦着点津小舅……”

“嗯嗯……”

只闻:“唐李白,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宋杨万里,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1]

滔滔不绝,脱口说出十数条。

拦亲的众人直接愣住了,飞花令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吗?这位男傧相根本没给他们机会开口呀。

苏家晓得这两位是才子,又变了个法子来考校,说要裴少淮临场予好友作贺词。

裴少淮踱步,回想方才看言成背影的思绪,言语自然也就出来了,言道:“念往事,岁寒窗,共望十里湖光。人金缕,桂枝香,今朝喜事成双。”

考破题时,苏家人出:“声闻于天。”

少淮则应:“君子博,人性之厚无过求,德化之广无不及。”

苏家人出:“思文后稷。”

少淮则破题:“文昌社稷,圣德与天一,民心与理一。”[2]

三两句之间,无不精妙契合,苏家宾客读书人居多,都忍不住“反戈”鼓掌唤好。

连临场破题都这么厉害,苏家人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新姑爷带来的这两位男傧相,学问了得,不是寻常书生学子。

徐言成看着少淮少津应对如流,声声叫好,玩得十分开心,竟有几分围观热闹的神态。吉时临近,拦亲也闹够了,三人一一破了最后的拦亲题目,顺利进入苏府。

小言归则跟在后面分发喜钱,让大家伙都沾沾喜气。

大哥小舅们都进去了,小言归留在外头等候,方才拦亲的那些门生纷纷围过来,向他打听方才那两位男傧相是甚么身份,为何年纪轻轻学问如此醇厚。

言归简洁应道:“解元。”

众人了然,原来是今年榜上那位十八岁的秋闱解元,无怪这么厉害。

又有人问:“哪一位是解元?”

言归应道:“没有哪一位,是两位。”

“两位?”

“左边一位是解元,右边一位也是解元。”

众人晃晃神,大惊后大悟,惋惜准备的题目太简单了。两位解元陪着桂榜第二来迎亲,这样的阵仗,甚么样的拦亲能拦住他们?

苏府中,女宾客们在内院里听着门外的热闹声,贵夫人们纷纷讨论今日的两位男傧相是谁家的公子少爷,又夸苏府会择婿,早早就选中了徐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