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的见解。写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论述见解,一字一句皆是为见解铺路,后面的时日可由此入手,缓缓改进。”

少津听得认真。年少时他以背书快而胜人一筹,随着年岁增长,他愈发觉得自己需要跳出“背书”这个圈子,夫子今日的点评真真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少津应道:“谢夫子指点。文章收敛,许是因为家中团聚,学生心境亦随之变化了不少。至于寻章摘句一事,学生牢牢记下了,往后一定注意修正。”

论到言成的文章,夫子说道:“言成的文章,见解和意境还是小了一些,或是头几股开笔宏大,接下来后劲不足,越写越小,等到束股的时候,与破题、起股相比,恍若两文矣。”

夫子指点言成道:“这段时日,可少去府学,你祖父、父亲或是二叔在家中时,多去交谈,了解朝中时事,听得多、见的多了,见解自然也就跟着开阔了。”

言成应道:“谢夫子,学生遵夫子之命。”

随后,师生几人讨论裴少淮的文章,言成赞叹道:“少淮的文章更上一层了,说不出哪里变了,只觉得文章浑然一体,与《会试文选》里的文章相比,不逞多让。”

少津也道:“大哥有奇思,又有奇遇,此番游学

之后,笔力愈见不凡,想必来年的春闱,可争一争杏榜之首矣。”

段夫子捋捋胡须,笑着应道:“少淮此番南下,确实长进明显。此事既得益于他遇见高人指点,也得益于他心智聪慧,可以悟得高人深意。”

有了少淮当例子,夫子又对少津、言成说道:“明年秋闱以后,你们两个也要到江南之地去走一走、学一学,见多识广总是好的。”

“是,夫子。”

再过一年,裴府、徐府就要忙起来了言归要参加童试,少津、言成要参加秋闱,少淮则要参加春闱。

……

夫子回房以后,少津与言成闲聊。

聊起家事,言成有些郁郁,少津问何事,言成未言,一旁的小言归便替他说了。

言归道:“津小舅,大哥是在为亲事郁闷呢,祖母、大伯母这段时日在张罗着给大哥说门亲事。”

少津、少淮十六岁多,言成已满十七,确到了说亲的时候。徐瞻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和莲姐儿定亲了。

少津一乐,言道:“这不是好事吗?大外甥怎么反倒郁闷了?”

“少津,请你有些当小舅的样。”言成应道,“我如今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既然日日与书卷相亲了,哪里还有时日同别个人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