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得,你放心罢。”

“父亲若能捕得几百上千个贼寇,也算功劳一件,加上夏日治水、秋日丰收,此功绩足矣。”

裴秉元明白儿子指的是何事,点头表示意会。

……

……

秋深时,田间稻浪重重,百姓弯腰曲背抢收稻子,小心翼翼护着稻穗,生怕谷粒掉落下来。再一筐筐运送回家,散放在各家各户院里。

镇海卫里,兴许是他们演过太多场戏,已经娴熟无比,甚至没将夜里的事放在心上,毫无防备之心。

要出动的人员早早备好了甲胄。

如此,他们夜里纵容贼寇上岸抢粮之事,经由线人之口,辗转传到了裴秉元的耳中。

夜里,四更天,城楼上锣声大响,又有衙役放响信号炮,如晴空雷鸣,满城皆醒。

从城楼上可见,贼寇要攻城了,有三四千之数,规模不大不小。

贼寇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回城门大开,黑压压的一片民壮队伍,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持着农家耕具,或叉子或锄头,不一而足。

几息之后,城内家家户户陆陆续续点燃油灯,一片通明。

再不是家家关门闭户,生怕被贼寇惦记上,哀求贼寇去抢其他家,给他们留点活命的粮食。

此时,贼寇头目明白他们被算计了。

“撤!”下令果断。

这样一群民壮,即便贼寇们迎难而上,与民壮死拼,吓退民壮们,但损失势必惨重,岂还能留有余力去抢粮食?

如此一来,得不偿失。

=第68节=

贼寇们逃得很快,因为他们早就摸透了线路,即便不举火把,也轻车熟路。

民壮们人多势众,却也不敢贸贸然追出城去。

等贼寇抵达海岸边时,远远便看到海上火光冲天,个个失色,过去一看,果真是他们的船只全着了。

第67章

没了船的贼寇犹如断了鳍的鱼,望水而不能游。

船只是水寇们生存的根本,自是万般重要,不可或缺。他们上岸抢粮,留有不少人在船上放风、看守。如遇强敌虽不能战,但速速扬帆开船遁走总是不难的。

为何会遭人连片烧光?

夜色海面上,一只只燃烧的船只,浓烟烈火,恍若水上火莲。见此情形,贼人头目眼冒血丝,面目狰狞,愈发觉得是遭了暗算城有重兵镇守,又有分队绕后烧船,断他们后路,这不就是瓮中捉鳖吗?

若非有人提前暴露他们的行踪,州衙岂能安排得这么周密?

“头,咱们怎么办?”

头目思忖,脸上露出狠色,才道:“带着弟兄们往南走,先逃过追捕,再等岛上派船来接我们。”

……

太仓州城,州衙门前。

衙役、民壮们吓退了贼寇,守住了太仓州的粮食,百姓们未失分毫。此时,他们士气高涨,整装待发。

“依照大庆律,与敌寇鏖战,良民杀寇一名可抵五成粮税,衙役杀寇计功,赏银升官。诸位,失了船只的水寇只能在地上逃窜,宛如失了巢的蝼蚁,见缝就钻,他们不仅仅是水寇,还是粮税,是赏银,是功绩!诸位可愿意随本官杀出城去,追捕贼寇?”

“愿意!愿意!愿意!”

喊声之气势,可以与卫所正规军比肩。

锄头铁锹长犁,工具虽简陋一些,但胜在人多,民壮们三五人成组,胆壮了不少。

正在此时,今夜的另一位主角冷千户,带着千余兵马姗姗来迟。一如裴秉元春日上任时听见的步伐声,整齐沉稳,却不慌不紧。

冷千户策马在前,以为还同以往那样顺利装模作样追贼,包围州衙请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