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磕了撞了淮哥儿……”

老太太摆摆手,道:“有大人在一旁看着,怕这个作甚么。”

裴少淮听了祖母的话,主动朝津哥儿挥舞小手,眯着眼咯咯咯地笑,似乎很期待与弟弟一同顽。

沈姨娘将津哥儿抱了过去,放在软榻上,与淮哥儿并排坐在一块。

两个奶娃子长得都十分周正,各有各的俊俏,老太太瞧着自己有两个这么俊的大孙子,笑得合不拢嘴。

津哥儿还在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并不熟悉的长兄,裴少淮已经主动伸出小手,轻轻抓住了津哥儿的小手,上下晃了晃。裴少淮暗想,小弟弟,咱俩这可就算是握过手了,往后多多指教。

奶娃子尚不会说话,却会咦咦哇哇地叫,津哥儿先对裴少淮“哦”了一声,裴少淮回了一声“啊”,津哥儿又回了一声,就这么一哦一啊地,好似在说话交流。

一旁的周嬷嬷趁机插缝,笑盈盈称赞道:“究竟是亲兄弟,这么快便顽到一块了,老太太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这个理。”老太太笑不拢嘴,又道,“瞧这个样,多像在一起交流学问,等他们再大一些,便送到他们祖父那,让老头子教他哥俩读书识字,往后再一同上学堂,兄弟二人好照应。”

周嬷嬷又捧着打趣道:“那可了不得,咱们伯爵府以后要出两个状元郎,只怕那报喜的,刚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咱们这些婆子,刚领了一份喜钱,又来一份,可要高兴坏了。”

老太太笑得更欢,沈姨娘在一旁陪着一块乐呵。

……

……

转眼又过了数月,年关将至,裴若莲的亲事,总于有了眉目。

这日,裴秉元来到老太太院里,与老太太一同商量,道:“儿子找了个不错的人家,请母亲参谋参谋。”

“徐大人原是太仓州知州,官六品,上个月被圣上召回京都,赐官国子监司业。儿子打听到,徐大人已经在京都城南买好了宅子,不日,便会举家迁到京都来,好巧,他的次子徐瞻年十七,尚未结亲。儿子经同仁介绍,见了徐大人,他亦有意结亲。”裴秉元把情况简要介绍了一番。

短短一席话,信息颇多,老太太一时没完全意会,问道:“从知州到司业,岂不是没有晋升品级?”怕是圣上并不喜欢此人。

“母亲多虑了。”裴秉元解释道,“圣上用人,自然谨慎,徐大人刚回京都,坐一年半载的冷板凳,好叫上面的人察看察看,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