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月谨慎言道。

《闺范图说》是朝廷礼部主编,讲述各朝慈母贤妇的事迹,用以引导女子德行。

所以勋贵人家及笄礼上,常赠此物,以彰显有女贤德。

因此书时代印记太重,裴少淮并不喜,略一翻后,并未找出不妥之处,遂问道:“时月,此书何处不妥?”

杨时月翻到最后几页,把书递给丈夫,言道:“原书仅有二十四个章节,此书却增至三十六个章节,从各朝选了十二位贤能妃嫔写入其中,以东汉明德皇后为起始,末章写的是大庆朝的周皇贵妃。”

“周皇贵妃?”裴少淮尚未意会到其中重点,大庆妃嫔皆是民女,后宫之事他了解不多。

所以他并不清楚这位周皇贵妃是谁。

他略读了末章开篇的总述,立即明白杨时月为何如此敏感了,他道:“这位周皇贵妃是楚王的生母?”

杨时月点点头。

先帝在位时,对这位周皇贵妃百般宠爱,曾多次为其修书颂德,所以周皇贵妃的民间知名度,甚至高于当时的皇后。

可即便如此,她也远没有资格与东汉明德皇后齐名,更罔论写入《闺范图说》中。

这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第133章

裴少淮继续读下去,一句句看得很仔细既是人编撰出来的字句,多少都会显露些痕迹。

正文写得很是详实,十余页纸把周皇贵妃的一生尽详尽细地写了下来。这里头写道,周皇贵妃出身江南民间,娴熟养蚕织布,相貌温婉,素有家法,十五岁经由礼部选拔得以入宫,陪升为皇长子侧妃。

周皇贵妃在宫中,虽是贵人,却简朴节约,四时为民祷告,在宫中传授桑植织布之道,节省月例皆捐予佛门,渡人向善。

为皇帝诞下皇三子燕松,皇三子性子随母,亲民为民,自幼机敏,后封楚王。

周皇贵妃与皇帝感情和睦,在宫中亦是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