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赵嫣没骨气地咽了咽口水,石榴裙灼然若火,没什么底气地说:“谁专程来看你了,只是无聊路过而已。”

顿了顿,忍不住问:“秋冬之交,你的咳疾……怎么样了?”

“今年尚不曾复发。哥哥有好好保养身子,嫣儿别担心。”

赵衍一脸的看破不说破,起身道,“孤有个至交好友,嘴硬心软的模样倒是与嫣儿相似。下次若有机会,定要引荐你们认识。”

赵嫣转过身,漂亮通透的眼眸中闪过一抹狐疑:“你终日在东宫,最多去见见父皇和去崇文殿听学,何时有了至交?”

赵衍一时语塞。

不愧是与他心有灵犀的双生妹妹,这么点小纰漏,也瞒不过她的心思。

“前世交游的友人,嫣儿信吗?”

赵衍执卷负手,弯眸道。

赵嫣不语,看傻子般看着他。

赵衍自顾自轻笑一声,也不解释。

天佑十三年,雁落关惨案并未发生,北乌使臣也并未进京羞辱,他的妹妹也并未受牵连,依旧好端端地养在宫中,可以恣意地在他眼前撒娇玩闹。

真好啊。

十二月底,年关。

戍边四年,战无不胜的闻人将军一家领兵回京,百姓士气大涨,夹道欢呼,抛出的瓜果、绸花等物,几乎载满了街道。

待嫁的官宦贵女亦趁此机会,在茶楼上远远眺望,各个激动地飞红了脸颊。

“闻人将军虎豹之姿,他的几个儿子也各有千秋,英武不凡啊!”

“可惜,三位郎君就有两个定了亲,咱们呀,也就只能远远看上一眼啦。”

“我倒听说,出征前闻人苍与容家的婚事要黄了,说不定还有机会呢!”

“咦,骑黑马的那玄铠小将是谁?龙驹凤雏,好生俊美,真是神仙般的人物!”

“你不识得?那是闻人将军的第三子,闻人蔺。”

“闻人蔺?我怎么记得,他好像不长这样呀。”

“你记得?”

那贵女咯咯笑了声,“当初闻人家父子出征北上,还是四年前的事了。四年前,闻人三郎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呢,夹在他两个成年的哥哥中间的确不出众。谁知四年过去,他竟出落得这般英姿勃发了,瞧那宽肩窄腰……”

“呀!你在看哪儿呢,一点闺阁女子的含蓄也无!”